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其他清代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9387378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

黄景仁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感怀诗,诗人在凄冷的雨夜独守空斋,内心百感交集。
B.全诗开头渲染了孤寂清冷的氛围,“百感”引出下文,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一个“新”字,表达出诗人快要见到家人书信的喜悦之情。
C.颈联想象深夜的雨或许会变成雨夹雪,担忧第二天薪柴要涨价,自己的生活没有着落。
D.尾联“柴门寒”“倍思亲”写出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加倍想家,思念亲人;尤其岁暮天寒,更显凄凉。
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芭蕉

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春笋

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郑诗前两句,以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芭蕉叶叶递生、生生不息的情状,为后文的抒情作铺垫。
B.杜诗前两句,用几近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春笋生机勃勃、繁密满林的生长态势,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郑诗第三句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将情具体化,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悠远缠绵,无穷无尽。
D.郑诗由描写到抒情,情感正面点出;杜诗由描写到叙事,但仍以抒情为内核,情感含而不露,恰到好处。
2.两诗的末句,一“怨”一“嗔”,字面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和艺术效果实则大相径庭。试结合诗句作比较鉴赏。
2019-02-01更新 | 17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各题。

天农寺同景玉桐君①

施润章

远山齐木杪②,一带晚烟横。

月照竹林早,露从衣袂生。

云中孤塔隐,峰顶怪禽鸣。

偶借支公榻③,萧然梦亦清。


[注]①这首诗写于康熙七年(1668年)夏末秋初,诗人由家乡赴浙江杭州、绍兴一带游览之时。景玉桐是诗人的朋友。②木杪(miǎo):树梢。③支公榻:指代天衣寺的床榻。“支公”指东晋佛学家支遁,好谈玄理,曾与定居在会稽的书法家王羲之交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天衣寺远处的山影与树梢相齐,后句写远山前漂浮着玉带似的雾霭。
B.“露从衣袂生”,“生”字用得很形象,滴滴夜露打湿衣袖显示出初秋之夜的清冷。
C.“峰顶怪禽鸣”写怪禽的鸣叫,一个“怪”字,表现了诗人的厌烦之情。
D.诗歌虚实结合,前三联实写所见之景,后一联想象梦中,感触,虚实相生,突出了环境的清幽。
2.请结合诗句赏析这首诗的写景技巧(艺术)。
2020-07-17更新 | 2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帐夜①

(清)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 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虚实结合,写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托无限深情。
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
C.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给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8-12-29更新 | 5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