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9403500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①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②写此诗后两年,作者出任彭泽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忧道不忧贫”,但诗人认为那难以企及。他只喜欢“耕种有时息”,效法长沮、桀溺隐士的生活。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农耕生活、初春的田园风光让诗人愉悦欢欣。诗人手拿农具高兴地去干活,笑语勉励农民从事耕作。远处平旷田野上吹来的微风轻拂禾苗,禾苗长势良好,焕发出勃勃生机。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一句是说一年收成虽未估量,但劳作就已使人很开心。诗人沉浸在淳朴、简单的田园生活中,与农人相伴而归,饮酒为乐。
D.这首诗看似散杂,其实散而有骨,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极富表现力。
2.“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陶渊明(365-427)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 (其一)(节选)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的意思是:我居住的周围有十多亩的土地,还有八九间茅草小屋。
B.五、六两句的意思是:远处村庄的屋舍清晰可见,村庄上空飘荡着袅袅炊烟。
C.七、八两句的意思是: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狗叫声,还有鸡站在桑树顶鸣叫。
D.九、十两句的意思是:庭院内没有尘俗杂事来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2.下列对节选部分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依依”描摹炊烟轻柔、缓慢向上飘升的画面,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
B.借助鸡“鸣”犬“吠”的典型细节,写出富有动态美的乡村的喧闹环境。
C.一个“闲”字,表现作者力求摆脱世俗之累,从而享受悠闲的乡野生活。
D.“自然”一词既是指居住的自然环境,又是指自由自在、顺适本性的生活。
3.下列对节选部分写作技巧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善于运用简笔勾勒画面,寥寥数笔写出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安宁。
B.选文从远近、视听等角度描写田园风光,展现了一幅安宁美好的乡村画卷。
C.选文将“樊笼”与“自然”对比,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由的热爱。
D.选文的语言精心雕刻,炼字炼境,自成一家,呈现出田园诗派的典型特征。
2020-04-07更新 | 10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B.“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中,“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清幽,也表现了作者生活得很悠闲。
C.“带月荷锄归”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月夜归耕图,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D.“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两句中,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细节描写,可见诗人身体力行在田野劳作,从而体验到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
2.《归园田居(其一)》最突出的就是写景,请分析从“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这八句作者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景?
2021-11-29更新 | 14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归园田居(其五)

[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沧浪歌》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③漉:滤,渗。④近局:近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园田居(其五)》以一天耕作完毕之后、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反映“归园田居”之后的另一个生活侧面。
B.“可以濯吾足”,借沧浪之水的清浊为比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时清则仕、时浊则隐的心境。
C.“日入室中暗”,不知不觉,日落西山,“荆薪代明烛”,室内暗然,于是燃起根根荆草权当明烛。此句看似寒酸,却表现出了诗人的潇洒自如、自得其乐。
D.“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两句中,“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诗人索性不顾时间,尽情畅饮,直至旭日渐升,方肯作罢。
2.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与《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2023-12-14更新 | 4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