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7 题号:9457982
下列对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古代最高爵位名,也用来尊称长辈男子或年老的人。
B.“都尉”,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C.“骑”,一人一马的合称,也泛指骑马的人。
D.“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2018-10-19更新 | 19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面所给文化常识中不全表示古代酒器的一项是()
A.尊、钟、爵B.角、觥、杯
C.觚、卮、罍D.鼎、觞、俎
2020-04-13更新 | 17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B.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长调。
C.先秦爵制,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西周、春秋爵称,在周天子(周王)下可大致分为侯、公、伯、子、男五级。
D.《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020-10-17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