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949567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①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②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③贱:质量低劣。④妨:遮蔽。⑤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的一、二两句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往事的辛酸,还表达了词人对命运无常、人生起伏的感慨。
B.上片三、四两句,描述了秋风吹叶回响长廊的景象,由景及人,表达了词人对韶华易逝的感慨。
C.“酒贱”“月明”两句,写词人正因酒质低劣而来客稀少发愁,又恰逢云遮明月,于是倍感孤独。
D.全词议论、描写、抒情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言近旨远,辞浅意深,令人咀嚼回味。
2.古人评价此词,认为整首词“凉”字贯穿全词,请结合词句具体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
2016-11-18更新 | 22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具体写了词人冒雨回家、和衣而睡、酣然入梦,再到湖边漫步的过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B.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而又自在的状态。
C.本词化用庄周梦蝶及许汜贪恋置产的典故,既增添了思想容量,又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D.“笑豪英”是诗人自嘲,说我求田问舍,置产安居,无远大志向,惹得人们笑话。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2022-03-16更新 | 33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郑户曹

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従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的典故,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为苏轼擅长用典的一个表现。
B.颔联用郑太因结交豪杰而食物不足的典故,意在表现郑户曹因为待朋友太大方,使得家中“僮羸马瘦”。
C.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澹如”的形象影射郑户曹虽处于贫困的境地,却不以贫困为忧的君子之风。
D.苏轼与郑户曹朋友情深,在送别时,诗人想到友人的好客和贫困,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他的担心。
2.本诗首联和尾联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2019-10-31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