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3 题号:9528583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文后问题。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①吕叔潜:名大虬,当时的文士,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
B.“被白发、欺人奈何”一句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白发欺人故故生”之意,抒发岁月流逝的愁思与功业无成的抑郁。
C.“斫去桂婆娑”一句想象月宫中的婆娑桂影。“桂婆娑”暗指笼罩百姓的黑暗势力,它或许指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或许也指金人的势力。
D.这首小令造语新奇,意境奇妙,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清新直白,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2.你认为“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有几层含义?请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捉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战袍。②娖:整理。③银胡觮:银色或像银的箭袋。④金仆姑:箭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为作者失意闲居时所作,小序中虽称“戏作”,但通篇调短情长,言简意深。
B.前四句写军容之盛和战斗情景,主要从旌旗、军装、自然环境上加以衬托,极富感染力。
C.“白髭须”和上片的“壮岁”相对照,写须发在春风中不能由白变黑,感叹韶华易逝。
D.最后两句与陆游的“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意境相近,是反语和自嘲。
2.后人评论此词,认为它是一篇简括而形象化的稼轩自传,感情沉郁深厚,请结合诗词做简要分析
2019-12-06更新 | 10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探梅①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②向空山餐秀色,为渠③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注】①此首词是词人闲居带湖时所作。②剩:更,再。③渠:他(方言),此处指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去”两句写词人年老心懒,却仍有看梅的兴致,衬托出他对梅情有独钟。
B.“破”字既写了梅花初开之状,又有打破寒寂冬季而报春之意,炼字精工。
C.“更无”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梅花与众不同的高洁神韵,寓意颇深。
D.“竹根”句通过对梅花的生长环境的描写,反衬出了梅花的冰清玉洁。
2.词人是如何“探梅”的?请简要概括。
2022-02-11更新 | 10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肆:这里指打碎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以戒酒为题,写“我”与杯的问答,是一首令人解颐的新奇滑稽之作。
B.“咽如焦釜”“气似奔雷”句以夸张的手法写主人酗酒、病酒反应的严重。
C.引用刘伶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以刘伶为知己、批评统治者以歌舞为乐之情。
D.词中大量采取散文句法以适应表现内容的需要,丰富了词意,有其独到之处。
2.词中成功地塑造了“杯”这一喜剧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19-10-23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