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知识点】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关于人工智能产品Chat GPT的讨论不断刷爆朋友圈。它不仅可以陪人们娱乐聊天,还能胜任写文案、剪视频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其“高强”的本领让文化从业者很焦虑:人工智能会不会“抢饭碗”?

人工智能确实正在改变文化产业生产方式。比如在影视产业,人工智能承担艺术指导、电影剪辑、后期制作等重要任务,与人类已形成良好合作关系。今年春节档热映的《流浪地球2》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演员在电影中实现了“返老还童”。人工智能还可以参与剧本创作。当年一部爆款美剧中的男主角就是被人工智能“算”出来的。实践证明,人工智能介入影视产业,能够丰富创作手段、创新表现形式,助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文化传播模式也在被人工智能改变。过去,人们想参观博物馆只能亲临现场。如今,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云游博物馆,查阅藏品信息,甚至与文物交流对话。随着人工智能不断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将从文字、视频等单一模式转化成沉浸式体验。

当然,人工智能还极大增强了文化消费的便利性。年轻消费者更偏爱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与虚拟偶像聊天、观看元宇宙音乐会、让AI推荐歌曲……人工智能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即时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文化产业是否会迎来人工智能的替代性竞争?文化产业从业者将会受到什么影响?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文化产业以内容为正、创意制胜。人工智能虽然通过模仿人类既有的艺术实践,在某些领域取得明显突破,但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缺少对人类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感知,在创意方面还处于跟随模仿的初级阶段。人工智能模仿李白、杜甫写诗,虽然对仗工整但被专家评价“稍逊风骚”;人工智能模仿齐白石挥毫泼墨,尚难做到形神俱佳。从另一个角度说,很多时候,人们进行制作不只是为了作品本身,而是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几年前,谷歌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虽赢得了比赛,却不知围棋为何物,也不能领会围棋深厚的文化意蕴。文化产业中富含创意、情感的部分很难被轻易取代。可以说,真正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的仍然是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力。这一点没有变,也难以改变。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给文化从业者带来了新挑战,这其实是从另一角度督促文化从业者走出舒适区,不断提高自身创新力、创造力。现在,文化市场上还存在很多剧情雷同的IP刷、盲目跟风的综艺节目,抄袭模仿的文学作品,原创力缺乏同质化、低端化严重。这种低质量重复的文化产品供给,倒是很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在人工智能这个强大的“竞争者”面前,文化“搬运工”没有前途,文化从业者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创作发挥不可代替的价值,如何用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化产业也应当顺势而为,依托新技术,增强原创力,培育出更多新的文化业态,拓展出文化消费新的增长点。

(选自《经济日报》姜天娇《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文化产业》)

材料二

“人类不能被机器取代,不是不会或者不可以,而是不能。”在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网络视听行业发展与社会责任主论坛上,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的发言引起了不少参会代表的共鸣。

让叶蓁蓁说出这番话的缘由是最近大热的通用型人工智能的诞生,在叶蓁蓁看来,新一代互联网时代或许已经到来。第三代互联网很可能是以智能互联为关键特征的价值互联、工业互联、虚实互联,互联网技术快速变革,中国互联网行业能否开创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新范式,履行起社会责任,这也是叶蓁蓁关注的点。他表示,目前通用型人工智能,具技术路线是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大资本、大平台、大团队的研究范式,费钱、费人、费电,并不适合所有国家,所有团队。

在他看来,一方面我们不能大意,不能懈怠,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别人已经证明成功的路径上抓紧追赶超越,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被打乱了节奏,需要着力思考如何开创新的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范式,走出一条优模型、低能耗、高性价比的新路径。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AI替代人类工作,很多从业者也开始担忧自己会不会被机器取代,究竟智能媒体时代人工会被机器取代吗?叶蓁蓁的答案很坚定:人类不能被取代聊天,写文章、编代码、合成图片,合成音频、视频……当我们惊叹于各种神奇智能的时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AI大脑既是高科技的大脑,也是价值观的大脑。叶蓁蓁谈到,AI平台是有立场的,AI生成的内容是有导向的,所谓技术中性是不存在的,因此无论是喂养人工智能的语料数据,还是模型本身的算法,都必须高度关注其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不能放任AI脱离人类的视野,积极探索AI应用与治理之道,这也是全国各级党媒党网应尽的责任,他期待网络视听行业能共同探寻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国范式。

(选自《叶蓁蓁:人类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请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2023-07-13更新 | 241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2】请简要分析《反对党八股(节选)》中第四段(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论证思路。
2020-08-12更新 | 67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这段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020-02-24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