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庄子(约前369-前286) > 《庄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992538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甲】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乙】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小大之                 辩:同“辨”,分别
B.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   劝:劝说
C.圣人                       无:不要
D.不斤斧,物无害者     夭:摧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汤问棘也是已                       是臣尽节于陛下日长
B.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机辟,死于罔罟
C.今子之言,大无用                 渔父莞尔
D.卑身而伏,候敖者                 垣墙周庭,当南日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B.本篇所叙述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其实都是从反面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待”,即有所依赖。
C.宋荣子能置世人的毁誉与诽谤于度外,列子能御风而行,庄子认为他们已达到了一种逍遥的境界,即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状态。
D.惠子用“大树樗”的事例,是为了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争锋相对用“大树”的言论,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
【知识点】 《庄子》 诸子散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五石之瓠》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庄子的至交好友。
B.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等于一石。这个意义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君”等。
C.越人:是百越地区古越人的简称,百越之地诸部落常统称为越人。
D.吴:中国东部鲁江浙地区文化的统称,位于鲁南、浙北、苏南的环太湖地区及上海全境。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对惠子所说的故事内容虽是讲药方和葫芦的用途问题,言外之意却说在人心上,说在逍遥游境界的追求上。
B.庄子讥笑惠子大而无用,以“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讽刺惠子不善用大,心如蓬草。
C.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从本文寓言故事也能得出这样的启示:物各有其用。
D.“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同一事物的不同使用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如何看待手中的绝技是关键,不为近利所蔽,才称得上高瞻远瞩。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3)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老子》)
2023-08-04更新 | 1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嘻,善哉!技至此乎                           盖:大概
B.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因:顺着
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             委:卸落、散落
D.刀而藏之                                           善:揩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奏刀騞                                               ,每至于族
B.庖丁文惠君解牛                                 怵然
C.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立,为之四顾
D.依天理                                               技矣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
B.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D.《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告诉人们,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避开矛盾,做到“游刃有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021-07-10更新 | 26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材料一:

夫天之所爱育者民也,民之所系仰者君也。圣人上承天之意,下为民之主,其要在安利之。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夫如是,则有殚极财力,僭渎拟伦以追时好者矣。且天地之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以有时之财,有限之力,以给无穷之费。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国家奄有诸夏,四圣继统,制度以定矣,纪纲以缉矣,赋敛不伤于民矣,徭役以均矣,升平之运未有盛于今矣,固当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矣。然而窦人之子,短褐未尽完,趋末之民,巧伪未尽抑,其故何也?殆风俗有所未尽淳欤?

(节选自王安石《风俗》)

材料二: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济釐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节选自《庄子·天下》)

【注】①禽滑釐:为墨翟的学生。②《非乐》《节用》:《墨子》里的篇名。③觳:俭薄;简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B.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C.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D.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殚极,文中指穷尽,其中的“殚”与成语“殚精竭虑”中的“殚”意思相同。
B.诸夏,在我国古代是对中原地区的称呼,文中泛指宋王朝统治下的广大国土。
C.短褐,为粗布短衣,常用于指平民百姓,文中指的是穿着粗麻短衫的贫穷之人。
D.服,指穿戴衣饰下葬,“朝歌夜弦”的“弦”表示弹奏,两者的用法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强调节俭的风俗之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天地生财具有时限性,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无穷无尽地花费,将导致百姓贫苦,甚至社会动乱。
B.虽然国家政治清明,赋税徭役合理,但依旧存在百姓贫困不堪、衣不蔽体,商人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现象,王安石认为这都是因为风俗不够纯朴。
C.庄子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墨子的主张,内容包括“兼爱”“非攻”等,并肯定墨子自我匡正,救人急难的精神,以及主张性情温和,追求博学的态度。
D.墨子主张废除古代的礼制和音乐,提倡人活着时要勤劳,死后要薄葬。庄子认为这些主张不能被称为圣人之道,并由此断定墨子终将被君王所疏远。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材料一)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墨子·兼爱》)
5.请依据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王安石和庄子对“俭”的看法有何异同。
2024-06-21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