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1.3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课时练-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3-09-11 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理实验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求斜槽一定是光滑
B.斜槽的末端必须水平
C.入射球每次释放点的高度可以任意调
D.入射球的质量必须与被碰球的质量相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斜槽有摩擦对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B.需要测量斜槽末端到水面地面的高度
C.需要测量a球释放点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来计算碰撞前的速度
D.a球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力越大,实验误差越小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将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15°释放,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的同时开始计时
B.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中,可以使用多用电表来测量电压
C.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时,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目的是为了使两球碰撞时动能无损失
D.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测量数据
多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4. 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小球半径相同、质量均已知,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要求轨道末端必须保持水平
B.实验中不要求轨道必须光滑
C.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测量的距离
D.测量时发现点偏离这条直线,直接测量距离不影响实验结果
多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甲图两滑块分别装有弹性圈,乙图两滑块分别装有撞针和橡皮泥,甲、乙两图中左侧滑块的质量均为m1,右侧滑块的质量均为m2。甲图中左、右滑块撞前速度设为v1v2,撞后速度设为v1'和v2'。 乙图左滑块m1以速度v1向静止的右滑块m2滑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垫导轨要调为水平,并严禁不开气源时滑动滑块
B.若要求碰撞前后动能损失最小应选择乙图进行实验
C.甲图要验证的动量守恒表达式是m1v1+ m2v2= m1v1'+ m2v2
D.乙图碰撞前后动能损失了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6. 在用气垫导轨装置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若要探究两滑块做反冲运动时的物理规律,应选用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结构的滑块。
填空题 | 适中(0.65)
7.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圆弧形轨道末端切线水平,两球半径相同,两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实验时,先测出AB两球的质量m1m2,让球A多次从圆弧形轨道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记下其在水平面上滑行距高的平均值为L,然后把球B静置于轨道末端水平部分,并将球A从轨道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并与球B相碰,重复多次。已知碰后球AB滑行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L1L2

(1)为确保实验中球A不反向运动,则m1m2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若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写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如图所示为“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1)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直径相同,均为,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入射小球质量______被碰小球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______
实验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一种探究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图。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装有竖直挡板,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另一端被入射小球从自然长度位置A点压缩至B点,释放小球,小球沿木板从右端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重复10次,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再把被碰小球放在木板的右边缘处,重复上述实验10次,在记录纸上分别确定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落点位置。

(1)关于实验的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入射小球的质量必须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B.入射小球的半径必须与被碰小球的半径相同
C.长木板必须尽可能地光滑
D.用重锤线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板的右端在地面的投影位置
(2)入射小球前后两次的落地位置分别为原理图中的____________两点;若入射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实验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利用“类牛顿摆”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器材:两个半径相同的球1和球2,细线若干,坐标纸,刻度尺。实验步骤:

(1)测量小球1、2的质量分别为m1m2,将小球各用两细线悬挂于水平支架上,各悬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如图甲;
(2)将坐标纸竖直固定在一个水平支架上,使坐标纸与小球运动平面平行且尽量靠近。坐标纸每一小格是边长为d的正方形。将小球1拉至某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垂直坐标纸方向用手机高速连拍;
(3)分析连拍照片得出,球1从A点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与球2发生水平方向的正碰,球1反弹后到达最高位置为B,球2向左摆动的最高位置为C,如图乙。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碰前球1的动量大小为___________。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则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
(4)与用一根细线悬挂小球相比,本实验采用双线摆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球1在最低点与静止的球2水平正碰后,球1向右反弹摆动,球2向左摆动。若为弹性碰撞,则可判断球1的质量___________球2的质量(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若为非弹性碰撞,则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两球质量大小?
11.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半径为;被碰小球质量为,半径为,则___________
A.
B.
C.
D.
(2)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_____
A.斜槽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的球心在碰撞瞬间必须在同一高度
D.每次必须从同一高度处滚下
(3)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A.小球的质量
B.小球起始高度
C.小球半径
D.小球起飞的时间t
E.桌面离地面的高度H
F.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s
(4)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被碰小球的质量为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用,及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实验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a)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测得滑块A质量,滑块B质量,遮光片宽度;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1)碰撞后A的动量为___________
(2)撞后AB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为___________;(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AB组成的系统动量是否守恒?___________(填“是”或“否”)
实验题 | 较难(0.4)
名校
13.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
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少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
D.入射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重复多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若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则OMONOP之间定满足的关系OP+OM=ON
C.为了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该同学只需验证表达式=+
D.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分别找到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并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该学习小组又用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将A、B两滑块在一水平长直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频闪照相机分别在=0,t=2Δt=3Δt时刻闪光拍照,摄得如图所示照片,其中B像有重叠,已知x轴上单位长度为L=m=m,向右为正方向。若碰前B静止,则碰撞发生t=______时刻,碰后B的动量为________(用mL、Δt表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理实验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填空题
2
实验题
6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理实验
1,2,3,4,5,6,7,8,9,10,11,12,13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单题
20.8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单题
二、多选题
30.6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  用插针法测介质折射率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40.8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50.85利用光电门和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三、填空题
60.65利用光电门和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70.6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四、实验题
80.8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90.6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
100.6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110.6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120.6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130.4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