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1986年第三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全国 高三 竞赛 2021-04-01 3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热学、竞赛

一、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一容积为升的抽气筒,每分钟可完成8次抽气动作,一容积为1升的容器与此抽气筒相连通,求抽气筒工作多少时间才能使容器内气体的压强由760mm水银柱高降为1.9mm水银柱高(在抽气过程中容器内的温度保持不变)。
2021-03-30更新 | 603次组卷 | 1卷引用:1986年第三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2. 原子核俘获一个子(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207倍,电荷与电子相同)形成原子. 假设原子核静止,试求:
(1)子的第一轨道半径. 已知原子核的质量数为,且中子数等于质子数,氢原子的第一玻尔轨道半径.
(2)当大于什么值时,子轨道将进入原子核内?已知原子核半径公式为.
解答题 | 较难(0.4)
3. 如图所示,长为L的光滑平台固定在地面上,平台中央放有小物体A和B,两者彼此接触,物体A的上表面是半径R(R<<L)的半圆形轨道,轨道顶端距台面高度为h处有一小物体C。A、B、C的质量均为m,现物体C从静止状态沿轨道下滑,已知在运动过程中,A、C始终保持接触,试求:
(1)物体A和B刚分离时,物体B的速度。
(2)物体A和B分离后,物体C能达到距台面的最大高度。
(3)判断物体A从平台的左边还是右边落地,并粗略估算物体A从与物体B分离后到离开台面所经历的时间。
2021-03-30更新 | 375次组卷 | 1卷引用:1986年第三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4. 如图所示电路,各电阻的阻值都是,电流表和电源的内阻均可忽略,电源端电压为,求:
(1)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强度.
(2)若两个r是好电阻,而是坏电阻,它们互不相关地时通时断,各自通电的概率都是1/2,求电源的平均输出功率.(通电时阻值仍为
解答题 | 适中(0.65)
5. 三个完全相同的电容器连接如图所示,已知电容器1上带电量为Q,上板带正电,电容器2、3原不带电。
(1)用导线将ab相连,求电容器2的上、下板所带电量及其符号。
(2)完成1后断开ab,将ac相连;再断开acab相连,求这时电容器2的上、下板所带电量及其符合。
(3)在2的情形下,将a、d相连,再求电容器2的上、下板所带电量及其符号。
2021-03-3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1986年第三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解答题 | 较难(0.4)
6. 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体水平地横架在空中,将质量为m1m2m1=2m2)的两个小木块,用长为R的细线相连,成为一个系统,木块的大小可以忽略,它与圆柱表面的静摩擦系数<1,细线无质量、柔软且不可伸长,系统横跨在圆柱上,m1在右边,细线贴在圆柱面上,与圆柱表面无摩擦,横截面如图所示。现在使圆柱绕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极缓慢地旋转,直至某一位置时,柱上系统将要开始滑落。由此位置开始,再极缓慢地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圆柱体。问转过多大角度后,系统开始从左边滑落?(角度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2021-03-30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1986年第三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解答题 | 较难(0.4)
7. 将焦距f=20cm的凸薄透镜从正中切去宽度为a的小部分,见图(a)。再将剩下的两半粘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粘合透镜”,见图(b),图中D=2cm,在粘合透镜一侧的中心轴线上距镜20cm处,置一波长=5000A的单色点光源S,另一侧,垂直于中心轴线放置屏幕,见图(c)。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条纹间距=0.2mm,试问:
(1)切去部分的宽度a是多少?
(2)为获得最多的干涉条纹,屏幕应离透镜多远?
2021-03-3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1986年第三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热学、竞赛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解答题
7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热学
2
竞赛
1,2,3,4,5,6,7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解答题
10.4应用波意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气体的性质
20.65光的粒子性
30.4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  功能原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40.65电表电桥补偿电路
50.65电路的基本规律
60.4力矩有固定转轴的物体平衡
70.4透镜成像与常用光学仪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