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功和能 > 动能与动能定理 >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62 题号:10210350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b,其连线与墙垂直;ab相距lb与墙之间也相距l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此后ab发生弹性碰撞,但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的条件。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6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从光滑圆弧ABC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圆弧的半径R=0.3m,θ=60°,小球到达A点时的速度v=4m/s,进入ABC圆弧轨道后小球运动的速度u与相对A的高度h满足关系式u2-v2=-2gh(取g=10m/s2)求:

(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2)P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
(3)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2017-04-05更新 | 499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1 kg的甲、乙两长木板相距为s0=3 m,且均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长木板的长度均为L=3 m。开始甲长木板停靠在一半径为R=0.2 m的四分之一光滑固定的圆弧轨道右端,圆弧轨道下端与甲长木板上表面水平相切.乙长木板右端固定一处于自然伸长的轻质弹簧,轻质弹簧的自由端恰好位于乙长木板中点Q处。将一质量为m=2 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圆弧轨道的顶端静止释放.已知乙长木板上表面光滑,滑块与甲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取10 m/s2,试分析下列问题:
(1)滑块刚滑上甲长木板时的速度;
(2)若甲、乙两长木板碰撞后粘在一起,试判断甲、乙长木板相碰时滑块是否滑出甲长木板。若甲、乙两长木板相碰前滑块已经滑出甲长木板,试求甲、乙两长木板碰后的共同速度;若甲、乙两长木板在碰前滑块还没滑出甲长木板,则求两长木板碰后滑块最终的停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
2019-04-25更新 | 577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如图为某玩具轨道结构示意图,它由弹射装置(弹性势能大小可以调节)连接着水平直线轨道AB、半径R=0.2m的竖直圆轨道(B略错开)、水平直线轨道D及倾斜直线轨道DE平滑连接,其中水平轨道AB与斜轨道DE粗糙,动摩擦因数均为0.5,其它轨道摩擦力不计,水平轨道AB的长度L=1.2m,斜轨道DE的倾角,长度为。弹射装置将质量的小球P自A点弹出,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过D点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求:
(1)假设弹射装置的弹性势能为2J,求小球P到达圆轨道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假设弹射装置的弹性势能为4.8J,求小球P能够到达距离ABD水平面的最大高度;
(3)要使小球P运动过程中始终不脱离轨道,则弹射装置弹射的能量需要满足的条件。
2022-05-28更新 | 12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