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运动和力的关系 >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 斜面模型 > 物体在粗糙斜面上滑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8 题号:11791739
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将木块从倾角为θ的木板上静止释放,与位移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描绘出了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中的曲线②所示。图中木块的位置从x1x2、从x2x3的运动时间均为T

(1)根据图(b)可得,木块经过位置x2时的速度v2=_____a=_____
(2)现测得T=0.1s,x1=4cm,x2=9cm,x3=16cm,θ=37°,可求得木块与与木μ=_____;(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3)若只增大木板的倾角,则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置随时间变的规律可能是图(b)中的曲线_____。(选填图线序号①、②或③)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在小物块沿固定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采用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频闪频率为10Hz。测得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x1=8.76cm,x2=11.20cm,x3=13.66cm,x4=16.14cm。完成下列填空: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s2
(2)打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下列哪一组物理量____________。(选正确答案标号)
A.斜面的高度h和物块的质量m
B.斜面的高度h和斜面底边边长d
C.物块的质量m和斜面底边边长d
2022-02-11更新 | 26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通过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是高度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小组进行野外登山考察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ⅰ)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
(ⅱ)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下小物块的运动情况。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的一点作为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L与对应运动时间t的数据;
(ⅲ)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图像,并在图像上标记出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两点;
(ⅳ)再次调节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重复实验,画出了图像,并在图像上标记出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两点。
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测量小物块的质量。
(2)由实验数据画得的两条图像及标记点ABCD如图所示,图线______(填“a”或者“b”)为木板倾角为时所得图像。

(3)由图像可得,木板倾角为时,物块过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根据标记点数据可得,小物块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4)根据图像和标记点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2-05-07更新 | 41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运动.在一小物块沿粗糙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单位:cm
x1x2x3x4
3.393.523.653.78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判断该物体的运动属于__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
(2)物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3)若要求出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斜面的高度
2019-11-07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