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直线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 自由落体运动 > 自由落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8 题号:11988392
下图为不同地区的重力加速度数值。
地区赤道广州上海北京莫斯科北极
纬度23°06′31°12′39°56′55°45′90°
重力加速度g/(m/s2)9.7809.7889.7949.8019.8169.832
某兴趣小组也想知道自己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利用学校水龙头设计了如下实验,调节水龙头开关,用秒表记录一滴水从水龙头到达地面的时间t
(1)为了粗略的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
(2)根据以上物理量,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 ______
(3)请写出一条减小误差的改进建议: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①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
②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L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用LL1g表示)。
(2)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
②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v5________。(用纸带中的字母及T表示)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____。(用纸带中的字母及T表示)
2024-01-10更新 | 16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某校高一年级老师在课堂上测定学生的反应时间,按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cm处,你的手候在2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向下落时,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刻度对应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单位:cm,g=10m/s2)。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_________s。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272628
B292623
C262422
(2)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1.22cm, s2=2.00cm, s3=2.78cm, s4=3.62cm, s5=4.40cm,s6=5.18cm。

①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请使用题中给出的所有测量数据,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0-03-28更新 | 16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刻度读数为h,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2)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反应时间的范围为0~0.5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______cm(g取10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上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______的。(选择填“相等”或“不相等”)
2020-10-19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