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的干涉 > 双缝干涉 > 已知光程差和频率判断某点的明暗条纹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完成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图,单缝S0、屏上的P0点均位于双缝S1和S2的中垂线上。在双缝与屏之间充满折射率为n的均匀介质,屏上P点是P0点上方的第4条暗条纹的中心,P点到P0点的距离为x。已知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为L,则双缝S1和S2的距离为(  )
A.B.C.D.
2023-03-22更新 | 16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发射波长为6.0×107m的橙光时,在光屏上获得明暗相间的橙色干涉条纹,光屏上A点恰好是距中心条纹的第二条亮纹。其他条件不变,现改用其他颜色的可见光做实验,光屏上A点是暗条纹位置,可见光的频率范围是3.9×1014~7.5×1014Hz,则入射光的波长可能是(  )
A.8.0×107mB.4.8×107mC.4.0×107mD.3.4×107m
2020-11-12更新 | 2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测波长时,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实验,屏上的P点为中央亮条纹,Q点为第一级亮条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波长为的光实验时,PQ一定为亮条纹
B.用波长为的光实验时,第一级亮纹向上稍微移动一些
C.用波长为的光实验时,Q点为暗条纹
D.用波长为的光实验时,PQ间没有亮条纹
2023-12-27更新 | 8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