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原理与器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0 题号:12567786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甲、乙两种方案进行,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如图乙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用小车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滑。

(1)对比两种方案,_________(填“甲”或者“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某小组采用甲方案进行实验:
(2)供实验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______
A.质量为10g的砝码             B.质量为50g的塑料球
C.质量为200g的木球             D.质量为200g的铁球
(3)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的______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

(4)上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ABCDEF作为计数点,为验证重物对应O点和E点机械能是否相等,并使数据处理简便,应测量OE两点间的距离h1_____两点间的距离h2
(5)已知重物质量为m,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从O点到E点的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用本题所给字母表示)。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M,轻绳一端与A相连,另一端跨过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重物B相连。实验过程如下: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为d;先用力拉住B,保持A、B静止,测出A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h);然后由静止释放B,A下落过程中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测出挡光时间为t。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为了能完成上述实验,M__________m(填“>”、“=”或“<”);
(2)某次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出挡光片的宽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为__________mm;
(3)在A从静止开始下落h的过程中,如果满足__________,则验证A、B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与钩码A下落h时的瞬时速度间存在一个差值,为减小这个差值,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写出合理的一条即可)
2024-03-31更新 | 40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如图甲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B.将电火花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先释放悬挂重物的纸带。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E.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2)实验中,发现重物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选用的重物质量过大
B.数裾处理时出现计算错误
C.空气对重物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影响
D.实验时操作不够细,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
(3)(本小题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m=1kg,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O点为打下的第一个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记录B点时,重物的动能Ek=_____J,重力加速度为9.8m/s2,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J,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0-07-04更新 | 3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A.带夹子的铁架台          B.电火花计时器          C.220V交流电源        D.纸带     
E.带夹子的重物        F.秒表          G.天平            H.刻度尺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2)在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所用重物的质量为0.5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点计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如下图所示,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23.77cm、28.20cm、33.00cm、38.20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_______ J。(取3位有效数字)
2017-05-21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