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 一般人造卫星 > 卫星发射及变轨问题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77 题号:12936268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在采样返回过程中,“嫦娥五号”要面对取样、上升、对接和高速再入等四个主要技术难题,要进行多次变轨飞行。“嫦娥五号”绕月球飞行的三条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轨道1是贴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轨道2和轨道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并且都与轨道1相切于A点。A点是轨道2的近月点,B点是轨道2的远月点,“嫦娥五号”在轨道1上的运行速率约为1.7km/s。不计变轨中“嫦娥五号”的质量变化,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在轨道2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1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
B.“嫦娥五号”在轨道2经过B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1.7 km/s
C.“嫦娥五号”在轨道3上运行的最大速率小于其在轨道2上运行的最大速率
D.“嫦娥五号”在轨道3所具有的机械能小于其在轨道2所具有的机械能
2021·北京海淀·二模 查看更多[7]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应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送入地火转移轨道。火星距离地球最远时有4亿公里,最近时大约0.55亿公里。由于距离遥远,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会有长时间的时延。当火星离我们最远时,从地球发出一个指令,约22分钟才能到达火星。为了节省燃料,我们要等火星与地球之间相对位置合适的时候发射探测器。受天体运行规律的影响,这样的发射机会很少。为简化计算,已知火星的公转周期约是地球公转周期的 1.9 倍,认为地球和火星在同一平面上、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探测器加速后刚离开A 处的加速度与速度均比火星在轨时的要大
B.当火星离地球最近时,地球上发出的指令需要约 10 分钟到达火星
C.如果火星运动到 B 点,地球恰好在 A 点时发射探测器,那么探测器将沿轨迹 AC 运动到 C 点时,恰好与火星相遇
D.下一个发射时机需要再等约 2.7 年
2022-03-25更新 | 22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2020年11月24日凌晨,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在落地之前,它在大气层打个“水漂”。现简化过程如图所示,以地心为中心、半径为的圆周为大气层的边界,忽略大气层外空气阻力。已知地球半径为,返回器从o点进入大气层,经回到地面,其中o为轨道和大气层外边界的交点,点到地心的距离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返回器在o点动能大于在点的动能
B.返回器在点动能大于在点的动能
C.返回器在点的加速度大于
D.返回器通过点处于失重状态
2021-04-08更新 | 16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0,取无穷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质量为m的卫星在绕地球无动力飞行时,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它们之间引力势能的表达式是Ep=-,其中r是卫星与地心间的距离.现欲将质量为m的卫星从近地圆轨道Ⅰ发射到椭圆轨道Ⅱ上去,轨道Ⅱ的近地点A和远地点B距地心分别为r1=Rr2=3R.若卫星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和在r3=2R的圆周轨道Ⅲ上的机械能相同,则(  )
A.卫星在近地圆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B.从轨道Ⅰ发射到轨道Ⅱ需要在近地的A点一次性给它提供能量
C.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周期为T0
D.卫星在椭圆轨道Ⅱ上自由运行时,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A点的机械能
2018-08-15更新 | 11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