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功和能 > 动能与动能定理 >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42 题号:15194417
如图所示,遥控电动赛车(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出发,经过时间t后关闭电动机,赛车继续前进至B点进入半径为的竖直粗糙圆弧轨道,经过圆弧最高点C后水平飞出,之后恰好在D点沿斜面方向进入与竖直方向成的斜面轨道(途中表演上下翻身),CD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差为。已知赛车在水平轨道AB部分运动时受到恒定阻力,由设置在圆弧起点处的传感器显示赛车经过此处对圆弧轨道的压力为,赛车的质量,通电后赛车的电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轨道AB的长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赛车运动到点的速度的大小。
(2)赛车电动机工作的时间
(3)赛车在通过圆弧轨道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21-22高三上·福建福州·期中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游戏装置,该装置由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θ=37°且滑动摩擦因数为μ₁=0.5的倾斜轨道BCEF、接触面光滑的半径为R的螺旋圆形轨道CDGE以及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长木板组成。木板左端紧靠轨道右端且与轨道F点等高但不粘连,所有接触处均平滑连接,螺旋圆形轨道与轨道BCEF相切于CE)处,切点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2RB点到长木板的竖直高度为h1.B的左上方A点以某一初速度v0=8m/s水平抛出一质量m=2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恰好能从B点无碰撞进入倾斜轨道BC,并通过螺旋圆形轨道最低点D后,经倾斜轨道EF滑上长木板。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kg、R=2m、h1=6.6m,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²。求:
(1)AB之间的竖直高度h0的大小;
(2)物块经过螺旋圆形轨道最低点D时,轨道对物块的弹力大小;
(3)若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2=0.8,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且恰好不滑出长木板,求长木板的长度L
   
2023-07-03更新 | 214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1=1.2m的光滑水平台面上,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压缩弹簧后被锁扣K锁住,储存了一定量的弹性势能Ep。现打开锁扣K,物块与弹簧分离后将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1向右滑离平台,并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竖直的圆弧轨道BC。已知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h2=0.6m,圆弧轨道BC的圆心O与水平台面等高,C点的切线水平,并与水平地面上长为L=2.8m的粗糙直轨道CD平滑连接,小物块沿轨道BCD运动并与右边的竖直墙壁会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试求:
(1)压缩的弹簧在被锁扣K锁住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Ep
(2)若小物块与墙壁碰撞后速度反向、大小变为碰前的一半,且只会发生一次碰撞,那么小物块与轨道CD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

2016-12-08更新 | 424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如图所示为一传送带装置模型,斜面的倾角θ,底端经一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与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相连接,质量m=2kg的物体从高h=30cm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它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25,与水平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2=0.5,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一段时间以后,又回到了斜面上,如此反复多次后最终停在斜面底端。已知传送带的速度恒为v=2.5m/s,tan θ=0.75,g取10 m/s2.求:
(1)从物体开始下滑到第一次回到斜面的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2)从物体开始下滑到最终停在斜面底端,物体在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

2017-03-05更新 | 4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