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测量动摩擦因数 > 利用动能定理测量动摩擦因数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16386065
某同学使用如图甲装置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滑块上装有遮光条,在滑块运动中途经固定在木板侧边的光电门A、光电门B,已知A、B之间的距离为s,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回答下列问题:

(1)用游标卡尺测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 _______mm
(2)两个光电门同时连接计时器,让滑块从右侧弧形轨道上滑下,通过调整滑块下滑的初始高度,使滑块能依次通过两光电门,用计时器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t1和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2,滑块通过光电门A、B时的速度分别为vA= ________vB= _________(用已知量和需要测量量的字母表示)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_________。(用字母“dgst1t2”表示)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木板底端Q处固定一个光电门,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图中未画)。实验时通过改变木板倾角θ,使物块(其上固定有宽度为d的遮光条)从O点正上方不同高度h处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实验中保持OQ间距离L=1m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设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

(1)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
A.遮光条的宽度d
B.遮光条的挡光时间t
C.物块(带遮光条)的质量m
D.物块释放点到地面的高度h
(2)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物体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v2-h图像,其图像与横轴的交点为0.20。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3)若更换动摩擦因数更小的木板,重复上述实验并在乙图中画出v2-h图像,其图像的斜率将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2-07-16更新 | 27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
A.减少系统误差
B.减少偶然误差
(2)实际实验中圆弧轨道一定有摩擦,那么测得的µ值比实际值_____(填“偏大”、“无影响”、“偏小”)。
2023-09-16更新 | 11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左端固定一个挡板,轻质弹簧与挡板固定连接,右端自由伸长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x,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和计算机连接的光电门测量出遮光片经过BC两处的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1、△t2,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

(1)计算滑块经过光电门B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
(2)滑块在水平木板上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3)滑块与水平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
2022-06-02更新 | 2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