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近代物理 > 波粒二象性 > 光电效应 > 光子说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02 题号:16631522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于1913年提出了他的原子结构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若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为,根据玻尔理论,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与基态能量的关系为:为量子数)。
(1)若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激发态时发出的光子,恰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发出的光子照射该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大?
(2)若以无穷远处电势为0,则电荷量为的点电荷的电势公式为,已知质子和电子的电荷量绝对值均为,求氢原子核外电子的最小轨道半径。
21-22高二下·江苏苏州·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发光,将这些光分别照射到图甲电路阴极K的金属上,只能测得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丙所示。则

             
(1)氢原子的发射光谱属于___________(选填“明线”、“吸收”或“连续”)光谱。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原子最终都回到基态,总共能发出______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
(2)a光照射该金属发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_____,该光为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__________能级发出的光子,光子对应的能量为___________,该金属的逸出功___________
(3)求b光照射金属时的遏止电压
(4)只有c光照射金属时,调节光电管两端电压,达到饱和光电流,若入射的光子有80%引发了光电效应。求此时每秒钟照射到阴极K的光子总能量E
(5)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如同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的频繁碰撞一样,将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用表示光压。一台发光功率为的激光器发出一束某频率的激光,光束的横截面积为S。当该激光束垂直照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假设光全部被吸收,求其在物体表面引起的光压,已知光速为c
2023-07-07更新 | 0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K为光电管的阴极.闭合开关S,将波长为λ的激光射向阴极,产生了光电流.调节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U0时,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荷量为e,真空中光速为c。求:
(1)入射激光光子的动量p
(2)从阴极K发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增大入射激光的频率,为能测出对应的遏止电压,入射激光频率的最大值
2020-06-01更新 | 936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真空中一组间距为 2R,长度为 R 的平行金属板P、Q 可以用作光电转换装置,放置在 X 轴的正上方,如图所示,在X 轴的正下方放置同样间距,长度为 R的平行金属板M、N,两组金属板间绝缘,M 板接地,且在两板间加有电压UMN,大小、方向均连续可调.P、Q 间有垂直平面的匀强磁场,光照前 P 不带电.当以频率为 f 的光照射P 板时,板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而逸出.假设所有逸出的电子都垂直于 P 板飞出,在磁力作用下电子会聚于坐标为(R,0)的 S 点,且 P 板最上端的电子从 S 点飞出的方向垂直 X 轴竖直向下,进入 M、N 极板间的电场区域.忽略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光照条件不变时,单位时间内从 P 板持续地飞出的电子数为 N,且沿 P 板均匀分布,电子逸出时的初动能均为 EKm,元电荷量为 e,电子的质量为 m.

(1)求金属板P 的逸出功;
(2)求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和所需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3)到达 N 板的电子全部被收集,导出形成电流 i.计算一些关键参数,在图上面画出 i-UMN的关系曲线.
2019-04-11更新 | 7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