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功和能 > 动能与动能定理 >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7 题号:18781663
如图所示为某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设计的抽奖活动。4块尺寸相同的木板A、B、C、D随机排序并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长度均为,质量均为;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A、B、C、D的上表面各有不同的涂层,滑块与涂层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顾客以某一水平速度(未知),从左侧第一块木板的左端推出一质量的滑块(视作质点)。从左向右数,若滑块最终停在第一、二、三、四块木板上就会分别获得四、三、二、一等奖,滑离所有木板则不获奖。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1)若木板全部固定,要想获奖,求的取值范围;
(2)若木板不固定,从左向右按照A、B、C、D的方式放置,要获得最高奖项,求的最小值。
2023·甘肃·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地面上方有一条水平轨道ABC和一个竖直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圆轨道在B点前后略有错开,图中未画出),轨道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长度L=4.8m,水平轨道最右端C处固定一弹性挡板。一质量m=1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8m/s沿水平轨道运动,由B点进入圆轨道,并恰能经过圆轨道最高点D,重力加速度g=10m/s2,物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等大反向,空气阻力不计,求:
(1)圆轨道半径R
(2)要使物块至少与挡板碰撞一次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不脱离轨道,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
(3)在满足(2)的条件下,设物块最终停下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为x,改变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x值也会改变,试讨论求出xμ的关系式。
2022-10-12更新 | 580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由水平面内的直轨道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轨道CD组成,BC点光滑无缝衔接,在C点底部放置一压力传感器(不考虑其厚度)。质量为1kg的物块P静止在A点,在拉力F的作用下加速向B点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F,在C点进入轨道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80.0N,之后沿半圆轨道到达D点,已知半圆轨道半径R=1m,,外力F=14N,,取,求:
(1)A点到B点的距离;
(2)物块到达D点时的速度;
(3)将物块P换为质量为2kg的物块Q,再次用F将物块Q从A拉到B,到达B点时撤去F,Q达到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
2021-05-06更新 | 459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AB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紧靠竖直墙壁,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将AB连接,C紧靠B,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BC均静止.现给C施加一水平向左、大小为F的恒力,使BC一起向左运动,当速度为零时,立即撤去恒力,一段时间后A离开墙壁,最终三物块都停止运动.已知ABC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表示为:Epkx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1)求BC向左移动的最大距离x0BC分离时B的动能Ek
(2)为保证A能离开墙壁,求恒力的最小值Fmin
(3)若三物块都停止时BC间的距离为xBC,从BC分离到B停止运动的整个过程,B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为W,通过推导比较WfxBC的大小;
2023-01-31更新 | 4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