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电磁学 > 静电场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带电微粒(计重力)在电场中的运动 > 带电物体(计重力)在匀强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7 题号:21058725
一位荷兰的物理学家在1746年发明的菜顿瓶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容器,因最先在荷兰莱顿试用故得名“莱顿瓶”。
1.如图的电路,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实验时,先将开关S掷向1,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掷向2,传感器将信号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或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电容的定义式是,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中,也是用其他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且为标量的是( )
A. 电场强度             B.加速度                    C. 电势                    D.电阻
(2)实验中所使用的电容器电容大小为1500μF,额定电压为20V,所使用的电源输出电压为10V,则在该实验中电容器存储的最大电荷量为________
(3)用q表示电容器上极板所带的电荷量,UC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I表示电路中的电流,电容器在放电过程中的图像正确的有( )
A.B.C.D..
(4)由图可知,传感器1为________(选填A. 电流 B. 电压)传感器。为使得电容器的放电时间延长便于观察,实验中所使用的可变电阻阻值应适当________(选填A.调大 B.调小)。
2.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图中电源省略)。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虚线向左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电势能逐渐________,机械能逐渐________。(均选填“不变”“增大”“减小”)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cm。电源电动势E=24V,内电阻r=1Ω,电阻R=15Ω。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在两板之间形成匀强电场。在A板上有一个小孔k,一个带电荷量为C、质量为kg的粒子P由A板上方高h=10cm处的O点自由下落,从k孔进入电场并打在B板上点处。当P粒子进入电场时,另一个与P相同的粒子Q恰好从两板正中央点水平飞入。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粒子Q与P恰好同时打在处。(粒子间的作用力及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取g=10m/s2
2016-12-08更新 | 1133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为θ=37°的光滑固定绝缘斜面和粗糙绝缘水平面平滑连接,空间存在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现有质量为m=1kg,带电量为的小滑块,从水平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时间t=2s后到达斜面底端B点。若小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37°=0.6,cos37°=0.8,g。求:
(1)小滑块从A滑行到B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2)AB两点的距离和电势差
(3)小滑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2024-05-11更新 | 840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与水平面成θ=45°的绝缘斜面轨道AB,该轨道和半径为R=0.2m的光滑绝缘半圆形轨道BCD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103V/m,现将一质量为m=0.01kg、带电量为q=+10–4C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静止释放,滑块恰好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D,滑块与斜面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A点离水平面的高度是多少;
(2)滑块离开D点后,经过多长时间落在斜面。

2018-02-04更新 | 2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