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动量守恒定律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利用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解决(类)碰撞问题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6 题号:21430487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等量异种点电荷MN水平固定放置,其中M为正电荷,N为负电荷,两电荷正下方固定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绝缘直杆,AB分别为杆上位于MN正下方的两点,O点为AB的中点。中心开孔的小球ab穿在杆上,分别位于AB两点处,其中小球a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小球b不带电且处于静止状态。将小球a由静止释放,已知两小球碰撞为弹性碰撞,且碰撞过程电量不转移,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A点电势为φ,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小球a运动至O点时,小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和所受轨道的弹力大小;
(2)若,求小球ab发生弹性碰撞后瞬间小球b的速度;
(3)已知AB两点的距离为L,若AB段变为粗糙,且与小球a的动摩擦因数,小球a由静止释放后向右运动并与小球b碰撞,为使碰后小球a能一直向右运动,求小球b质量的取值范围。(已知AB段运动过程中,小球a的重力mg始终大于电场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质量M=6kg、半径R=15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abc静止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末端与水平面相切,圆弧右侧有一质量为的小物块B,B的左侧固定一水平轻弹簧,将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A从圆弧顶端由静止释放,在小物块B的右侧有一竖直挡板(图中未画出,挡板和B的间距可调),当小物块B与挡板发生一次弹性正碰后立刻将挡板撤去,且小物块A与弹簧接触后即与弹簧固定连接,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A、B均可视为质点。圆弧不固定,求:
(1)小物块A到达圆弧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以及圆弧通过的位移大小;
(2)小物块B与挡板发生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当弹簧最短时,求弹簧弹性势能的范围。

2024-04-27更新 | 34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长为的木板,其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个光滑的圆弧槽与木板接触但不连接,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的上表面相平,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很小的滑块以初速度从右端滑上木板,并以的速度滑离木板,恰好能到达圆弧槽的最高点.的质量均为,重力加速度为,求:

(1)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圆弧槽的半径.
2019-08-08更新 | 548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体倾角为θ=37°,斜面足够长.长为L、质量为m的长木板B放在斜面顶端,长为L、质量为m的木板C也放在斜面上,B、C均处于锁定状态.木板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B、C两木板厚度相同,两板间距离为L.将质量为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轻放在长木板B的顶端,同时解除木板B的锁定,A、B均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木板B与C刚好要相碰时,解除木板C的锁定,此时物块A刚好要滑离木板B,已知木板B与C相碰后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求:

(1)物块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从开始运动到B与C刚好要相碰,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3)若B、C碰撞后,BC整体和A都恰好做匀速运动,求A在C上滑行的时间.
2019-06-17更新 | 12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