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22363840
小梁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该装置斜面末端与水平放置的木板的连接处做了平滑处理。实验时,将物块1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释放,物块1通过木板上的Q点后继续滑行直至停下,测得停下的位置距Q点的距离为。现将物块2放置在Q点,仍将物块1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释放,物块1与物块2在Q点相碰后,测得物块1与物块2停下的位置距Q点的距离分别为。已知物块1与物块2的质量分别为,且,整个实验过程中斜面与木板始终固定不动且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1)用该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测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该实验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则一定有关系式______成立(用已知量和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若木板安装不水平,右端比左端略高,碰撞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则测得的碰撞前瞬间系统的动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得的碰撞后瞬间系统的动量。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10次;然后再把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ABCO点的距离,即线段OAOBOC的长度L1L2L3a球、b球质量分别为mamb。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个小球的直径,刻度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要求斜槽一定是光滑的且斜槽的末端必须水平
B.入射球a每次释放点的高度可以任意调节
C.a球和b球的直径必须相等
D.a球、b球质量满足ma>mb
(3)在本实验中结合图,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________
2022-01-21更新 | 16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南开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他们找到了一些等大的小球,从中取出两个小球,先将球从斜槽轨道上某点由静止滑下,并在水平地面上用复写纸记录压痕,重复多次得到平均落点。再把小球静止放在轨道水平段的末端,并让球从之前同一点静止滑下,和球碰撞后,两球分别在复写纸上留下压痕,重复多次得到平均落点。他们后续换用其他小球,重复进行了多组实验。

(1)实验中必须的步骤有___________
A.测量小球的质量
B.测量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
C.测量图中点到点的距离
D.测量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
E.确保不同组实验中球均从轨道上同一处静止释放
F.确保轨道末端水平
G.确保轨道光滑
(2)为了保证球在碰撞中不被反弹,要求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利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同学们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式为___________
2022-12-29更新 | 35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

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上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_段来计算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段来计算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或“”或“”或“”).
2019-10-01更新 | 2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