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测量动摩擦因数 >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动摩擦因数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4 题号:22684621
某同学在实验室取两个材质及底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木盒,来测量木盒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他采用“对调法”,可省去称质量的步骤。如图甲所示,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木盒1放置在长木板上,左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木盒2相接。

(1)实验前,要调整定滑轮的角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2)木盒1不放细砂,在木盒2中装入适量的细砂,接通电源,释放纸带,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木盒1与木盒2(含细砂)位置互换,换一条纸带再次实验,打出第二条纸带,两纸带编号为第一组。改变木盒2中细砂的质量,重复上述过程,得到多组纸带。图乙为某组实验中获得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条: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未标出的计时点,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五组实验测得的加速度如表所示,请在丙图中作出的关系图像______,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由图像可得动摩擦因数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组次12345
3.003.244.004.805.31
2.812.601.821.00

2024·河南开封·三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实验小组测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水平长木板上(尚未到达滑轮处)。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_______(填某两个相邻计数点数字)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物块在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计算结果_______(选填“>”、“<”或“=”)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2022-03-09更新 | 18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选择合适器材后,按如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器材,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沙桶和沙的总质量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图中安装好的器材有一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
(2)物理小组仍利用图甲装置做实验,利用沙桶和沙提供拉力,拉动滑块及纸带运动,打出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由图中数据可求得此时滑块的加速度大小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将力传感器的示数记为F,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多次改变沙桶中沙的质量,测得多组数据,绘制出加速度aF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发现利用图丙可以求出滑块的质量以及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则由图丙可得,滑块质量______kg,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

2023-12-21更新 | 135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某两种新型材料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把两种材料分别安装在水平放置木板的上表面和物块的下表面,安装后测出物块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利用传感器测量物块所受细绳拉力的大小,本实验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力传感器的质量m
(2)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0、1、2、3、4、5、6是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滑块加速度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改变所加砝码的质量,多次进行实验,测出多组拉力F和对应加速度a,作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与纵轴的截距大小为b,可得_________

2024-05-18更新 | 4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