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 一般人造卫星 > 卫星发射及变轨问题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50 题号:22900220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人轨状态设置,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对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飞船处于半径为的圆轨道Ⅰ,运行周期为T1,线速度为,通过变轨操作后,沿椭圆轨道Ⅱ运动到B处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轨道Ⅱ上A点的线速度为,运行周期为T2;天和核心舱处于半径为的圆轨道Ⅲ,运行周期为T3,线速度为;则神舟十六号飞船(  )

A.
B.T1>T2>T3
C.在轨道Ⅱ上B点处的加速度大于轨道Ⅲ上B点处的加速度
D.沿轨道Ⅱ从A运动到对接点B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2023年1月14日,中国探月航天IP形象太空兔正式对外公布了名称:中文名“兔星星”,英文名“Tostar”。“嫦娥五号”从地球发射飞向月球的轨道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嫦娥五号”发射后先在轨道I上运行,当回到近地点AA点到地心的距离可以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时使其加速进入轨道II,再次回到近地点A时,第二次加速进入轨道III,B点为轨道III的远地点,关于"嫦娥五号"的发射和变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在轨道I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于在轨道II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
B.发射后进入轨道I时,“嫦娥五号”在A点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嫦娥五号”在轨道I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II上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
D.“嫦娥五号”在轨道I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II上运行的周期
2023-05-13更新 | 6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2018年我国即将发射“嫦娥四导”登月探测器,将首次造访月球背面,首次实现对地对月中继通信,若“嫦娥四号”只在距月面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I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km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Q落月,如图所示.关于“嫦娥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轨道I运动至P时,需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
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
C.沿轨道Ⅱ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
D.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正功,它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
2018-02-19更新 | 1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一个组合体,组合体在距离地面393千米高的圆形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随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两人将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进行科学实验和科普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舟十一号”飞船达到与“天宫二号”同一轨道后,从后面加速追上前面的“天宫二号”实现对接
B.“神舟十一号”飞船需要在较低的轨道上向后喷出炙热气体,才能完成与“天宫二号”的对接
C.“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速度大于11. 2km/s
D.两位航天员可以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借助重锤和打点计时器为全国中学生演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2017-03-29更新 | 2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