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物质的分类 > 分散系 > 胶体 >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题型:单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8 题号:17393107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无砖红色沉淀出现淀粉未水解
B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所得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反应生成了乙烯
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SO
D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热水中得到微蓝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该液体,有光亮的通路微蓝色透明液体为胶体
A.AB.BC.CD.D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1】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所得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则
A.所得分散系为溶液
B.所得分散系为浊液
C.所得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Cl3
D.溶液分散系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胶体分散系
2018-03-23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根据纯净物中是否含氧元素,来判断是否属于氧化物
②根据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③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④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⑥同一钢笔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容易堵塞,是由于胶体的聚沉
A.只有③⑥B.只有②⑥C.只有③④⑤D.只有①②④⑥
2024-01-26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科学家发现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葡萄糖发生反应可以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60nm),这一发现被运用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
B.葡萄糖与NaAuCl4发生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纳米金单质颗粒可能有鲜艳的颜色,利于观察判断
D.纳米金单质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023-08-02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