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题型: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6 题号:19441747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变化,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已知,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图2所示:,分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
   
(3)25℃、101kPa时,56gC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放出565.2kJ热量,则CO的燃烧热为_______
(4)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kJ。
(5)分别表示A(g)、B(g)、C(g)、D(g)所具有的能量,则对于反应: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6)合成氨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反应_______
   
(7)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65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测得酸、碱初始温度的平均值为25.0℃,反应过程中监测到最高温度的平均值为28.4℃,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均可取为,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则生成1mol液态水时,反应热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发生反应时,立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 mol肼与足量H2O2反应,生成水蒸气和氮气,放出256.625 kJ的热量。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则16 g肼与足量液态H2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发射卫星可用肼做燃料,二氧化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   ΔH=+66.4 kJ·mol1;N2H4(l)+O2(g)=N2(g)+2H2O(g)   ΔH=-534 kJ·mol1
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   H=+489.0 kJ·mol1
CO(g)+O2(g)=CO2(g)   H=-283.0 kJ·mol1
C(石墨)+O2(g)=CO2(g)   H=-393.5 kJ·mol1
则4Fe(s)+3O2(g)=2Fe2O3(s)   H=_________
(6)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ΔH1、ΔH2,则ΔH1______ΔH2。(填“>”“<”或“=”)
2022-12-19更新 | 184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 ℃,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a.n
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1)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
(2)1 mol (aq)全部氧化成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19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按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N4分子结构与白磷分子相似,呈正四面体结构。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1kJ热量,则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kJ。

(2)某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①使用时,氢气从_____口通入(填“A”或“B”);
②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若装置转移了0.16mol电子,则在标准状况下需通入空气的体积为______L(设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0%)
(3)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其中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c=______
②0~5min内,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③下列条件能够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入一定量的D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2024-04-02更新 | 8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