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硫酸 >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1 题号:19606586
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高,韧性好,可用于制备高铁的“超级导线”。某化学小组用如下组装装置测定其中的碳含量(铜、碳以外的成分不与浓硫酸反应)。

   

(1)纳米材料之一的石墨烯的同素异形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_____
(2)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
(3)A装置中反应容器F的名称为_____,装置B中球形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
(4)实验前后,各通入一次,将装置中的气体全部赶入到型管中,第一次通入的作用是_____
(5)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7)实验结束后,B装置中型管增重,则碳含量(质量分数)为_____
22-23高一下·河南商丘·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1)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操作和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填编号)_______
①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②用量筒量取5.62mL某浓度的盐酸  
③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3.5  
④滴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3.15mLNaOH标准溶液
⑤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0.1mol/LNa2SO4溶液
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①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褪色,则B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B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___________
② 若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_______(写名称),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与葡萄糖的混合液。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939次组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2】A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B中元素A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检验B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将D的浓溶液与蔗糖()混合,得到疏松的黑色固体,并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产生,该过程中D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B,所需仪器如图所示。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检验F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023-08-21更新 | 56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研究小组探究卤素离子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I:向盛有少量NaCl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浓度为98%的浓硫酸,试管中产生了白雾。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1)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小组同学认为白雾中可能含有少量Cl2,作出预测的依据是____
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实验II:向盛有少量KBr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浓度为98%的浓硫酸,固体表面缓慢冒出气泡,溶液变为橙色,一段时间后反应变得剧烈,最终得到棕红色的溶液A。
(3)若不考虑反应温度的变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变剧烈的原因可能为____
反应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小组同学认为其中可能含有SO2。该小组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验证了SO2的产生:

(4)已知沉淀3为单质S。步骤1中加入足量Ba(OH)2的目的是_______
(5)步骤2中白色沉淀1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6)另取溶液A于试管中加水,溶液颜色明显变浅至接近无色。甲同学认为原因是Br2被稀释或与水的反应;乙同学认为Br2发生了反应。若认为甲同学的分析合理,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____
(7)将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加等量水,发现颜色不再明显变浅或褪去。可能的原因为:
a.SO2溢出体系,不能将Br2全部还原褪色;
b.____
实验III:向盛有少量KI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浓度为98%的浓硫酸,固体迅速变为紫黑色,有紫色烟出现,闻到臭鸡蛋气味。
(8)实验I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9)将实验I、II、III的现象进行对比,得出结论:Cl-难被浓硫酸氧化;与Br-相比,I-更容易被浓硫酸氧化。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行解释:___
2022-06-18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