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能与电能 > 原电池 > 原电池原理 > 原电池原理理解
题型: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22684799
太阳能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b极为负极
B.负极反应为
C.放电时,Ⅱ室溶液中浓度逐渐增大
D.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原理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研究发现,在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加入硝酸,可使电池持续大电流放电,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HNO3降低了正极反应的活化能
B.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的pH降低
C.1 molCH3CH2OH被完全氧化时有3 molO2被还原
D.负极反应为CH3CH2OH+3H2O−12e-=2 CO2↑+12 H+
2022-03-22更新 | 855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氮氧化物(NOx)能引起雾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某科研机构设计方案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氮氧化合物(NO),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A极向B极移动
C.该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2NO-4e-+4H+=N2+2H2O
D.当A电极转移0.6mole-时,两极共产生2.24LN2(标况下)
2023-04-29更新 | 650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为2021年新研发的车载双电极镍氢电池,放电时a、c电极的反应物为吸附了氢气的稀土合金,可表示为MH;充电时b、d电极的反应物为吸附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为电池负极,c、d为电池正极
B.图示显示的是电池充电的过程,c极上的反应可表示为
C.隔膜中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放电时外电路每通过1mol电子,该电池正极共增重2g
D.充电时电子的流动路径为外接电源负极→a、d→外接电源正极,而a→b、b→c、c→d的导电过程均借助离子迁移完成
2021-11-19更新 | 8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