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离子反应 > 电解质 > 电解质的电离 > 电离的定义
题型: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2 题号:7380344
实验过程中,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A.醋酸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
B.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D.NH4Cl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恰好反应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如图所示坐标图形相符合的是
A.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NaHC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量,纵坐标为气体的量)
B.往水中注入少量纯硫酸(横坐标是酸的体积,纵坐标是形成溶液的自由移动离子数)
C.过量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溶液中(横坐标是二氧化碳的的量,纵坐标为沉淀的量)
D.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量,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2020-11-08更新 | 1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B.丁达尔效应是由于光束通过胶体时,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产生光的通路
C.向碳酸钠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伴随着吸热现象
D.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这种方法称为焰色试验
2021-06-13更新 | 591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下列“科学史话”栏目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制碱法,也称联合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
B.人类认识原子的历程中,依次出现过以下原子结构模型:道尔顿模型——卢瑟福模型——汤姆孙模型——波尔模型——电子云模型
C.德国化学家哈伯研究发现了氨合成的最佳条件,德国工程师博施将哈伯的方法工业化
D.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模型,即电解质溶于水会自动地解离成离子,而不是离子在通电后才产生
2024-05-27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