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二1.3生态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波动(课后)
浙江 高二 课后作业 2023-07-11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体,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也是物种的进化单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的生物之间均存在生殖隔离
B.年龄结构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C.迁入与迁出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大小
D.种群的外源性调节因素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 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曲线代表种群总重量,其大小与种群数量、个体重量有关
B.乙曲线代表个体重量,因个体的生长发育而持续增大
C.丙曲线代表种群数量,因自然选择、天敌、种内竞争等原因持续下降
D.这段时间内,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 “S”形增长是自然界中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普遍方式,它总会受到K值(环境容纳量)的限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值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接近于零
C.渔业养殖中增加某种鱼苗的投放可提高其K值水平
D.渔业捕捞后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科学家对某相对封闭岛屿上社鼠种群数量和一年中不同季节的社鼠性别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该岛屿春季和春夏之交更有利于社鼠种群的繁殖
C.当社鼠种群数量处于高峰期时性别比例高
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别比例(♀∶♂)有利于种群密度的恢复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一般来说,雌雄异株植物自然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但环境因子会使性别比例偏离。斑子麻黄是耐贫瘠、干旱、寒冷的雌雄异株植物。下图为某山坡不同区域(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斑子麻黄种群调查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调查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不需要随机取样
B.S2样地斑子麻黄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生命力更强
D.海拔越高则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越明显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如图表示欧洲灰鹭在一定时间内种群的数量波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1928~1977年间,欧洲灰鹭的种群数量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波动
B.1964年之后,欧洲灰鹭的种群数量变化近似于逻辑斯谛增长
C.图中影响欧洲灰鹭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是影响种群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D.欧洲灰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的自然增长率基本为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7. 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春天,随着落叶松的生长,灰线小卷蛾幼虫同时出现,幼虫的吞食会使松树的松针减小,致使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下降。灰线小卷蛾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虚线代表幼虫密度,实线代表最大松针长度
B.高密度幼虫会导致来年灰线小卷蛾种群数量下降
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线小卷蛾幼虫密度,实际值比计算值高
D.由图可知,捕食会影响捕食者种群密度的波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8. 下图表示北极旅鼠在1928年到1943年间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旅鼠种群数量变化受负反馈调节
B.A点到B点,种群的增长方式为指数增长
C.B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是北极旅鼠的环境容纳量
D.北极旅鼠种群数量的这种波动主要受气候的影响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甲表示松线小卷蛾种群数量,曲线乙表示病毒感染率
B.曲线甲bc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负相关
C.松线小卷蛾种群的数量波动受病毒等内源性因素的调节
D.在家禽养殖中,应适当减小种群密度,以降低病毒感染率
2023-05-26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第三节 生态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波动 检测-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0. 下列描述中,没有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是(       
A.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
B.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随光照强度的减少而降低
C.病毒使某种群的种群密度降低
D.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研究人员调查1928-1977年欧洲灰鹭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欧洲灰鹭种群的数量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
B.欧洲灰鹭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0对
C.非寒冷年份欧洲灰鹭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波动
D.欧洲灰鹭数量变化主要是由内源性因素调节引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正确的是(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
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
C.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
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制约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3. 某实验小组用相同的培养瓶培养同种草履虫,发现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草履虫数量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甲可能没有更新培养液
B.曲线乙的环境容纳量在发生动态波动
C.曲线丙可能是迁入了部分草履虫
D.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前呈指数增长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4. 北极旅鼠繁殖力极强,但当其数量激增到一定值时会迅速减少。科学家对某一时间范围内苔草(旅鼠食物)、旅鼠及北极狐(旅鼠天敌)的数量变化进行调查(结果如图);同时还发现旅鼠种群密度过大时,雌鼠会出现排卵功能减退、泌乳受抑制、对仔鼠照顾不良等生理变化。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A.密度过大时雌鼠的生理变化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密度过大引起的旅鼠生理变化会导致环境容纳量减小
C.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D.标志重捕法调查旅鼠种群密度,部分标记个体迁出使结果偏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5. 为了揭示光照对扇形游仆虫(一种海生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种群繁殖的影响,研究人员统计了23℃条件下,牛肉浸膏培养液中光照组和黑暗组的种群数量,结果发现一定时间内,牛肉浸膏培养液中光照组和黑暗组扇形游仆虫的种群数量均先增加,然后光照组的种群数量维持在80ind/mL左右,黑暗组的种群数量维持在500ind/mL左右,当培养时间超过228h后,光照组和黑暗组的种群数量均下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一定的时间内,光照组和黑暗组的种群数量都符合“S”形增长曲线
B.光照组与黑暗组对照,表明牛肉浸膏对扇形游仆虫的种群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C.可以用抽样检测法估算扇形游仆虫的总数,取样之前要将培养液摇匀
D.228h后,两组种群数量都下降,原因可能是代谢废物的积累不利于扇形游仆虫的生存
2023-03-25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我国北方地区夏天苍蝇、蚊子很多,但是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种群数量变化很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主要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B.决定某地区苍蝇、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喷洒杀虫剂可降低苍蝇、蚊子的环境容纳量
D.可通过调查苍蝇、蚊子羽化前幼虫的密度来预测成虫密度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7. 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9.8℃条件下该藻类的数量变化符合逻辑斯谛增长曲线
B.24.8℃条件下培养,第5天时该藻类数量增长最快
C.该藻类的环境容纳量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D.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来遏制湖泊中该藻类的大量繁殖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有机质污染的水体中含有较多的草履虫。某实验小组为了调查A、B、C,3个湖区的水体污染程度,从A、B、C,3个湖区中各取水样100mL,分别置于3只含等量的相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的烧杯中培养,并每天定时利用显微镜进行计数,以统计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下对草履虫进行计数时需要用到的关键工具是______。与第9d相比,第12d对B区草履虫取样计数时要适当______(填“增大”或“降低”)稀释倍数。
(2)根据图中数据分析,______区的水体污染更严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培养到16d后, A、B、C,3个湖区的草履虫数量都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4)生态学家高斯也曾做过培养草履虫的实验,结果发现在一定量的培养液中草履虫的数量在第五天以后基本维持在K值(环境容纳量)左右。那么K值是指____________
(5)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若草履虫第一代的种群数量为N1,第t代的种群数量为Nt,每一代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20%,则理论上第t代种群数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回答下列问题:

(1)鸭子主要通过影响蝗虫的 _____,从而影响其种群密度。由甲图可知,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为 _____,该值 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该地区原有种群环境容纳量。鸭子对于蝗虫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外源性因素中的 _____因素。
(2)目前还可利用性引诱剂来控制蝗灾。这种方法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 _____,使其密度明显降低。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鸭子的种群密度,若重捕前部分个体标志物脱落,则调查值 _____
(4)据图乙分析,在引入鸭子之前,蝗虫的种群增长方式 _____(填“属于/不属于”)“J”形增长,其年龄金字塔接近 _____型。
(5)由于蝗虫的存在,该地区芦苇等作物的数量锐减,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个体数量统计时,尽量将压线植物都计入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7
非选择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遗传与进化
2
生物与环境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2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3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4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5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6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70.65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8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单选
9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单选
10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11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12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13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14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15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16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17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二、非选择题
18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解答题
19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