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培优专题07 生态(挑战真题练+技巧点拨用+能力提升练) -【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23 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

一、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天鹅洲长江故道现为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是可人为调控的半封闭水域,丰水期能通过闸口将长江干流江水引入。2017年,评估认为该水域最多可保障89头长江江豚健康、稳定地生存。当年该水域开始禁渔。2019-2021年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及各类型鱼类的生物量调查结果如图、表所示。2021年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01头,但其平均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调查时间生物量(kg·hm-2
小型鱼类大中型鱼类
2019年30.430.8
2020 年22.847.9
2021年5.8547.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中分层分布的各种水生生物形成一定的___结构。鲢、鳙等大中型鱼类与短颌鲚等小型鱼类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存在___重叠,表现为___关系。蒙古鲌等大中型鱼类通过___使小型鱼类生物量降低,导致长江江豚食物资源减少。
(2)在此生态系统中,长江江豚占据___个营养级,其能量根本上来自于该食物网中的___
(3)为实现对长江江豚的良好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据表分析,从该水域适度去除___,使能量更多流向长江江豚;其二,在丰水期打开闸口,使长江江豚饵料鱼类从干流___天鹅洲长江故道,增加长江江豚食物资源。以上措施可提高该水域对长江江豚的___
2. 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辽东半岛滨海湿地资源丰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中鸟类的重要停歇、觅食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迁徙鸟类对迁徙途中停歇、觅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
(2)每年春季,数量巨大的迁徙水鸟在辽宁滨海湿地停歇、觅食,形成“鸟浪”奇观。此时,该地生物群落体现出明显的_____变化。决定该地生物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
(3)该地区迁徙水鸟还停歇、觅食于由自然滩涂改造形成的水田和养殖塘等人工环境,这说明保护迁徙的候鸟,并不意味禁止_____自然滩涂,适度的人类生产活动会_____(填“提高”或“降低”)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在鸟类迁徙通道的觅食地,影响各种鸟类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生物因素是湿地中的_____
(5)为稳定发挥辽宁滨海湿地在鸟类迁徙过程中重要节点的作用,应采取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措施,对该区域湿地进行全面的保护。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以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牧场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使某些经济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人工鱼礁投放海底一段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藻类等生物。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能有效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
(3)在同一片海域中,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和未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_____结构。
(4)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是海南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该牧场某年度重要经济鱼类(A鱼和B鱼)资源量的三次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分析,12月没有调查到A鱼的原因可能与其_____的生活习性有关,4月、8月和12月B鱼的平均资源量密度呈_____趋势。

   

(5)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与邻近海域主要消费者的群落结构指标见表。与邻近海域相比,该牧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是_____

营养级长度(NR)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CR)平均营养级多样性(CD)
三亚蜈支洲岛7.606.361.92
南海中西部4.913.491.20
陵水湾4.664.451.49
南沙群岛西南部4.303.401.00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图1)、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A和H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图2)。

(1)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演替的前120天,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__________(增加∕减少),之后,演替趋于稳定。
(3)由图2可知,演替稳定后,优势种A的环境容纳量与演替初期相比__________(变大∕变小)。
(4)已知自养类群为异养类群提供有机碳,演替达到稳定后,两者的数量金字塔是_____(正∕倒)金字塔形,能量金字塔是_____(正∕倒)金字塔形。
(5)当试验裸石上的演替稳定后,其群落结构应与周围类似石块上已稳定存在的群落结构相似,原因是两者所处的_______________相似。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地球上存在着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不同的生态系统在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消杀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害虫时,喷施了易在生物体内残留的杀虫剂Q,一段时间后,在该草原不同的生物种类中均监测到Q的存在,其含量如图所示(图中数据是土壤及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Q的平均值)。由图可知,随着营养级的递增,Q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在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物种之间,Q含量也存在差异,如一年生植物与多年生植物相比,Q含量较高的是______。因某些环境因素变化,该草原生态系统演替为荒漠,影响演替过程的关键环境因素是______。该演替过程中,草原中的优势种所占据生态位的变化趋势为______
(2)农田是在人为干预和维护下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人类对其进行适时、适当地干预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例如在水稻田里采用灯光诱杀害虫、除草剂清除杂草、放养甲鱼等三项干预措施,其共同点都是干预了系统的______和能量流动;在稻田里施无机肥,是干预了系统______过程。
(3)热带雨林是陆地上非常高大、茂密的生态系统,物种之丰富、结构之复杂在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中极为罕见。如果仅从群落垂直结构的角度审视,“结构复杂”具体表现在______。雨林中动物种类丰富,但每种动物的个体数不多,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事实存在的原因是______
2023-06-12更新 | 632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6月二次选考生物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上世纪70-90年代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滩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据,天然红树林秋茄(乔木)-老鼠簕(灌木)群落仅存32hm2。为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植被,科技人员在互花米草侵占的滩涂上成功种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现已营造以无瓣海桑为主的人工红树林600hm2,各林龄群落的相关特征见下表。

红树林群落(林龄)

群落高度(m)

植物种类(种)

树冠层郁闭度(%)

林下互花米草密度(株/m2

林下无瓣海桑更新幼苗密度(株/100m2

林下秋茄更新幼苗密度(株/100m2

无瓣海桑群落(3年)

3.2

3

70

30

0

0

无瓣海桑群落(8年)

11.0

3

80

15

10

0

无瓣海桑群落(16年)

12.5

2

90

0

0

0

秋茄-老鼠簕群落(>50年)

5.7

4

90

0

0

19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红树林植被恢复进程中,由裸滩经互花米草群落到无瓣海桑群落的过程称为_________。恢复的红树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也是多种水鸟栖息和繁殖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2)无瓣海桑能起到快速实现红树林恢复和控制互花米草的双重效果,其使互花米草消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无瓣海桑是引种自南亚地区的大乔木,生长速度快,5年能大量开花结果,现已适应华南滨海湿地。有学者认为无瓣海桑有可能成为新的外来入侵植物。据表分析,提出你的观点和理由_________
(4)淇澳岛红树林现为大面积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纯林。为进一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生态工程自生原理并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位差异,提出合理的无瓣海桑群落改造建议_________
2023-06-12更新 | 845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广东生物高考真题试卷
7. 生物入侵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生态问题。紫茎泽兰是我国境内常见的一种入侵种,研究人员对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地区的动植物种类与数量进行了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

调查项目

重入侵区

轻入侵区

未入侵区

紫茎泽兰覆盖度(%)

67.2

20.3

0

当地植物覆盖度(%)

3.1

45.8

52.5

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

8.8

10

13.8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哪几项是紫茎泽兰能成功入侵一个地区的原因?____(A.入侵地缺少紫茎泽兰的天敌与强有力的竞争者;B.紫茎泽兰对极端环境耐受性好;C.入侵地环境条件适合紫茎泽兰的生长和繁殖;D.紫茎泽兰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紫茎泽兰的覆盖度通常被用以反映其____,据上表调查结果分析,紫茎泽兰入侵过程中植被的变化规律是____
(2)调查不同入侵地土壤动物丰富度时,在采集地点用____法采集土壤,用镊子分拣其中体型较大的动物,并通过____装置获得体型较小的动物,经识别后逐一记录。由表可知入侵地土壤动物丰富度显著下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紫茎泽兰能分泌的活性物质作为____信息,直接影响土壤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另一方面,紫茎泽兰的繁盛还改变了____,间接影响了土壤动物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栖息空间。
(3)为研究紫茎泽兰对入侵地植被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的影响,除在群落水平对不同入侵地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外,还需比较各种生物占据的生态位间的____程度及种间关系,在此基础上调查该生态系统的____和功能,以评估入侵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
(4)紫茎泽兰在5~6月种子萌芽后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11月份开始进入繁殖期。若采用人工拔除、集中晒干烧毁的手段对紫茎泽兰进行防治,你认为在一年中的哪段时间防治最合适?____
8. 白桦和华北落叶松同属于多年生落叶乔木,下图表示山西太岳山的白桦林和华北落叶松林种群在3个不同演替阶段的年龄结构变化。请回答:

(1)调查华北落叶松的种群密度时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在C2阶段华北落叶松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
(2)演替是指____。在以上演替过程中,白桦种群和华北落叶松种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对____(至少答出两点)的争夺。
(3)研究者在分析乔木种群的空间特征时发现,种群若以幼龄为主且数量多,容易团族丛生呈现为集群分布:若以成龄为主且数量较多,种内斗争激烈,最终呈现为均匀分布;若以老龄为主且数量少,容易个体离散呈现为随机分布。结合图中数据分析从C1→C3阶段,白桦种群的空间特征从____逐渐变为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