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二节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1-06-04 21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 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特异性免疫
2020-08-08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2. 人体唾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菌酶。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       
A.第一道防线中的物理屏障B.第一道防线中的化学防御
C.第二道防线D.第三道防线
2021-05-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节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4. 下列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A.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
B.血浆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破坏
C.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阻挡作用
D.人体对外来器官的排异反应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5. 人皮肤受损后,往往会发生局部炎症反应,这是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属于(  )
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D.体液免疫
2017-07-04更新 | 494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选考2018版生物考前特训(2017年10月)选考仿真测试卷(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6. 人体皮肤轻微受伤出血,并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受伤处略微红肿,几天后彻底痊愈。其主要依赖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B.记忆细胞C.B淋巴细胞D.T淋巴细胞
2021-05-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节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7. 人体皮肤破损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
B.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局部肿胀
C.某些细胞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刺激神经系统,产生痛觉
D.炎症反应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8. 下列有关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道防线是指皮肤的物理屏障,第二道防线指身体表面的化学防御
B.某些血浆蛋白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发生的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反应
C.局部炎症不仅会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也会引起局部体温升高
D.中性粒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2021-05-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节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9. 下列关于干扰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被病毒感染的体细胞和白细胞均可产生干扰素
C.干扰素直接杀死病毒,以对抗病毒感染
D.现在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利用酵母菌生产干扰素
2021-05-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节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0.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有(       
①胃液对病原体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原体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抗体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
2021-05-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节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1. 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抗病原体感染的三道防线都需要巨噬细胞参与
B.小肠黏膜烫伤后会因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C.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属于第二道防线
D.第二、三道防线都涉及到免疫细胞,它们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2016-11-26更新 | 5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2. 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克服感染时形成的脓液中含有的白细胞均为死细胞
B.发生炎症反应时局部体温升高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属于物理屏障
D.吞噬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只能识别特定的细菌
2021-05-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节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3. 炎症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它认为有害的物质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是免疫系统保护机体的正常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但是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太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出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反应进一步增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炎症反应的发生只与免疫细胞中的淋巴细胞有关
B.炎症反应引起的发热现象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C.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脓液的出现,脓液出现,说明身体失去了抵抗能力
D.炎症反应过强会引起正反馈调节,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
2021-05-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节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PM2.5是粒径小于2.5u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导致其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吞噬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B.空气中的部分PM2.5可被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阻挡
C.当病菌随PM2.5进入人体,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反应
D.PM2.5引起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与溶酶体水解酶的释放有关
2016-11-26更新 | 520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15. 如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两道免疫防线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不属于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抗体B.汗液       C.口腔黏膜D.胃酸
(2)图示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3)在第二道防线中除了图示细胞参与外,还可能参与的化学物质有____________等。
2021-05-2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节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稳态与调节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非选择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稳态与调节
1,2,3,4,5,6,7,8,9,10,11,12,13,14,15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单选
20.94非特异性免疫单选
30.85非特异性免疫单选
40.94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单选
50.94免疫调节  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单选
60.85非特异性免疫单选
70.85内环境稳态及意义  人脑的高级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单选
80.85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单选
90.85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单选
100.85非特异性免疫单选
110.85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单选
120.85非特异性免疫单选
130.85体温调节  体液免疫单选
140.65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单选
二、非选择题
150.85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