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被动运输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10045538
当兴奋传至突触前膜时,Ca2+通道打开,使Ca2+顺浓度梯度进入突触小体,由此触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请回答:
(1)Ca2+进入突触前膜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性。兴奋在突触上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酰胆碱(Ach-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将Ach受体当成抗原,使B淋巴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成______,分泌Ach受体的抗体,阻止Ach与受体结合。该病在临床上可以用切除胸腺进行治疗,目的是抑制______细胞的发育,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免疫的应答。
(3)松弛的皮肤被面部表情肌收缩堆积在一起,便会形成皱纹。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性与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结合,请分析现在正流行的“肉毒毒素美容除皱”方法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主要是Na内流,使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恢复静息电位时,主要是K+外流,使膜电位恢复为内负外正,这一周期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如图1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分别取3个电位差测量点,电表的电极分别位于测量点的细胞膜外侧和内侧,FE=FG,均为5cm,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K+的浓度_____ (填“大于”或“小于”)膜外 K+的浓度,从图1可知,膜内外的电位差为_____ mV。
(2)图1中A点时膜外Na+浓度_____ (填“大于”或“小于”)膜内Na+浓度。BC 段Na+内流的方式为_____
(3)图2中,刺激F点后,F点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
(4)兴奋在FE、FG 段传导的时间依次为t1、t2,两者的大小关系是t1_____(填“=”“<”或“>”)t2,原因是_____
(5)某种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2023-10-25更新 | 20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和人工膜对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通透性相同,这些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是___________
(2)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明显高于Cl-,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该运输方式对生物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11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甲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图乙是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则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充满了____;此时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_外界溶液浓度。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没有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
(2)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不直接消耗ATP,而是借助相同载体上Na+______(“顺”或“逆”)浓度梯度运输时产生的电化学势能。该载体只能转运葡萄糖和Na+,体现了载体的____性。
(3)为了证明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请设计实验探究。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
第二步: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细胞____,其他条件与甲组相同。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的吸收速率。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否则不是主动运输。
2023-09-24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