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 题号:10131244
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某湖泊曾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湖泊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创造了浮床生态工艺法净化生活污水(含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水域中固定浮床上种植特殊的水生、半水生植物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______,湖泊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污水流入湖泊中,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__,使污水得到净化。若流入该湖泊的生活污水过量,则会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湖泊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浮床生态工艺法能防止“水华”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 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有时并不直接,会通过“中间物种”发生作用, 这种效应称为间接效应。
Ⅰ、 某滨海湿地的中、高潮位分别分布着碱蓬和芦苇。当互花米草入侵该湿地低潮位区域后,会通过其发达根系捕获沉积物, 对潮水产生阻抑,从而减少潮水对中潮位碱蓬生境的水淹时间和盐分输入,最终造成碱蓬萎缩,芦苇向碱蓬生境扩张。
Ⅱ、 若该滨海湿地的芦苇有高大型和矮小型两种表现型。昆虫S1 喜食高大型芦苇,昆虫S2喜食矮小型芦苇。互花米草入侵后,高大型芦苇比矮小型芦苇更具有生存优势,导致芦苇样地内两种昆虫相对数量变化如图(昆虫数量变化能够反映所食植物种群数量变化)

(1)根据间接效应的概念,Ⅰ中影响碱蓬和芦苇相互作用的“中间物种”是_______
(2)1~5年, S1和S2种群相对数量均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其中S1种群相对增长速率高于 S2,其原因是_______
(3)5~N年,碱蓬消失,芦苇数量也呈下降趋势。结合上述材料,从种间关系分析芦苇数量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4)互花米草具有如下特点: ①具有极强的耐盐、耐淹、繁殖和扩散能力;②秸秆内部呈海绵状,有许多通气孔, 对某些气体的吸附性能强; ③根叶中具有耐重金属的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因此,可作为互花米草资源化的合理途径有       
A.为保滩护堤应进行大面积引种
B.将其耐盐基因转入农作物,培育耐盐碱农作物品种
C.制造除味剂
D.为湿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菌种资源
2024-03-25更新 | 28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杂草导致世界范围内约37%的水稻产量损失,近40年来使用除草剂导致了土壤性质恶化和稻田群落变化(由以禾本科为主到以阔叶类杂草为主)等一系列问题。生产实践中,在不同的施肥条件下,浮萍生长繁殖快,能在水面迅速形成致密的覆盖层,吸收大量氨从而抑制稻田的氨挥发,且在中后期凋亡后释放氮素。为保护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研工作者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来探究浮萍覆盖对稻田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实验选取多根紫萍覆盖(甲组)、少根紫萍覆盖(乙组)和不投放浮萍(丙组)3种处理,统计分析稻田的杂草发生情况和水稻产量,结果如下列图表所示。
表一   不同处理下水稻不同生育期稻田杂草发生情况
形态
非阔叶类禾本科----------++
千金子+---+------+
双穗雀稗-++--+-----+
莎草科碎米莎草-++++-++-+++
萤蔺++++++++--+-
阔叶类苋科喜旱莲子草+++--+++-+-+
豆科紫云英---+---+--++
水鳖科水鳖--+------+++
苹科--------++++
雨久花科鸭舌草+-------++++
注:1.浮萍初始覆盖面积比70%左右,并在出水口配有拦截网。2.水稻生长分4个生育期(Ⅰ分蘖期、Ⅱ孕穗期、Ⅲ扬花期和Ⅳ熟期),其中水稻Ⅰ、Ⅱ是水稻氮素累积的主要阶段,也是水稻产量提高的关键阶段。3.+表示杂草发生,-表示杂草不发生。

表二   水稻产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杂草生物量在水稻各生育期对其产量的影响kg·m-2不同处理组稻产量对比t·hm-2
-0.19-0.379-0.317-0.5646.965.635.44
注:生物量按鲜重计。
(1)对比甲、乙,丙三组处理前后的变化情况,不投放浮萍的稻田群落中阔叶类杂草成为____________,该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2)调查研究杂草密度的常见方法是_____________,从表一中可见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组处理对杂草的种类抑制明显,从图1中Ⅰ~Ⅱ阶段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组处理对杂草的密度抑制明显。
(3)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多根紫萍和少根紫萍都显著抑制了杂草的发生,浮萍抑制杂草的主要原因是:与开阔水域相比,致密的浮萍覆盖层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从图1,表二可知,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组处理对杂草的生物量抑制明显,水稻产量增幅达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一位)。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角度解释水稻增产的原因____________
2022-05-24更新 | 11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微塑料(直径小于5mm的含碳有机物),它们以颗粒等形态释放到环境中,影响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微塑料易被动物误食,且无法消化,长期累积使动物产生饱腹感而减少摄食,导致动物营养不良。图示为某地区微塑料的迁移示意图。

(1)图中微塑料进入植物的途径有______。图中无脊椎动物和家禽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环境中的微塑料属于______,微塑料的进入会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原因是微塑料会对土壤中多种生物造成毒害,从而使该地______降低。
(3)土壤中的部分微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并会在其周围形成新的微生物群落。该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可形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也称为塑料圈),塑料圈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微塑料进入土壤后,土壤生态系统短期内未受到显著影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
(4)在短时间内给实验小鼠喂食添加大量微塑料的饲料,一段时间后小鼠出现全身组织水肿。其水肿的机理是______
(5)研究表明,微塑料还会对水生环境的生物造成影响。下图为微塑料在不同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情况,其中鱼类微塑料富集系数最高,原因是______。你认同含有微塑料的水体中所有生物都存在富集现象这一观点吗?据下图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注:生物富集系数=生物体内微塑料浓度/水体中微塑料浓度)
2024-05-23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