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8 题号:10285740
为了研究浓度和叶龄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称取三月龄水稻叶片,切成约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温度、光照均最适宜),用氧电极测定的释放速率,结果如图1。另测定水稻的不同叶龄时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相对值),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可通过胞内碳酸酐酵()分解吸收的获得。叶肉细胞吸收的首先与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在更高的浓度下,的释放速率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题中的叶片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叶绿体提取液,进行和题中相同的实验,请在坐标图中绘制该实验的释放速率的变化趋势的曲线图_____________,与图1曲线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图2表明三月龄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四月龄叶片光合作用最低的原因,除了与叶绿素有关外,还与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有关,对四月龄的叶片进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三月龄相比,可能缺少的色素带为第_____________条。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图1表示是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 图2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注:实验中所用的A、B两种植物叶片叶面积相等,且实验在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1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_____________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干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三碳化合物(C3)的含量会_______(增加、减少、基本不变)。
(3)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___________
(4)由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_______mg/m2·h。若每日光照12小时,给予的光照强度为m klx(a_________
2018-02-13更新 | 12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____,其中叶绿素可以选择性地吸收______光。在实验室可通过加入____来提取色素。
(2)参与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来自于_______
(3)左上图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____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氧气的释放量。真正的光合速率应_____(大于/小于/等于)图中的测量值。
(4)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
(5)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____
2019-10-27更新 | 77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1)设计实验时,应遵循的是______
①所选幼苗长势相同
②幼苗进行随机分组
③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材料
④重复进行实验
(2)实验中A组为________组,B组幼苗叶面应喷洒______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可________
(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作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3)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光合作用中C3_______过程
(4)实验检测结果如右图。

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5)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017-11-01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