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 ATP的功能及利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0 题号:1031656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如下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三项独立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1mol)的葡萄糖溶液,
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2mol)的丙酮酸,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中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试管。
供选答案:     
A.H2O+CO2B.乙醇+CO2C.丙酮酸D.无反应

11-12高一下·安徽铜陵·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与ATP关系的示意图,请回答:

(1)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现象,其电能是由图中的______过程释放的能量转变而来的。
(2)某人感冒发烧,其体温上升所需要的热量是由图中________过程释放出来的。
(3)用图中的数字依次表示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_________
(4)医药商店出售的ATP注射液可治心肌炎。若人体静脉滴注这种药物,ATP到达心肌细胞内最少要通过几层细胞膜(        )
A.1层B.2层C.3层D.4层

(5)经测定,正常成年人静止状态下24 h将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总量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生物体内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15更新 | 21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专门运输ATP和ADP的转运体(AAC),AAC只能1:1交换ADP和ATP,确保细胞正常代谢的能量需求。线粒体ADP/ATP载体在两种状态之间循环:在一种称为细胞质开放状态的状态下,它的中心结合位点可用于结合ADP,而在另一种称为基质开放状态的状态下,这种结合位点可用于结合新合成的ATP,过程如下图1所示。呼吸电子传递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呼吸电子传递体组成的将电子传递到分子氧的“轨道”,如下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结构支架是___________,它们的功能不同,主要体现在所含的__________(成分)不同。在运载ATP时和运载ADP时,它的__________结构不同。
(2)图2表示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__阶段,为ATP的合成提供驱动力的是__________
(3)泡发过久的黑木耳会被椰毒假单胞杆菌污染,该细菌会分泌毒性极强的米酵菌酸,米酵菌酸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在AAC上,从而抑制ADP和ATP的交换,导致___________,进而引发人体中毒。
(4)信号序列是指细胞内合成的某些蛋白质N端上的一段短肽,长15~30个氨基酸,可以引导多肽到不同的转运系统,但其不出现在成熟的蛋白质中。在线粒体外膜上有信号序列的___________,带有信号序列的前体蛋白先与其结合,然后通过膜流动作用到达线粒体的内-外膜接触点,信号序列在线粒体内—外膜的电化学梯度势能的驱动下跨过接触点处的蛋白质转移器,并借助__________水解提供的能量进一步进入线粒体基质。进入线粒体基质后,信号序列被___________,前体蛋白折叠成成熟蛋白。线粒体中的蛋白质除了上述途径的来源之外,还有__________
(5)NTT是叶绿体内膜上运输ATP/ADP的载体,在无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时,负责将细胞质基质中的ATP转运至叶绿体基质,从而满足叶绿体中依赖ATP的代谢活动的需要。
2024-01-07更新 | 311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为提高种植过程中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农业科技人员对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ATP和酶开展了研究。
(1)小麦种子的萌发率与种子内胚细胞活性直接相关,ATP作为细胞活性的一个标志物,因此可通过检测ATP的含量来检测种子的活力。检测ATP的含量常用ATP荧光检测法,该检测方法是基于萤火虫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氧化,消耗ATP的发光反应。ATP荧光检测法的原理可用两个化学反应式表示,请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荧光素+O2+能量氧化荧光素(发光)
(2)酶活力的高低可用酶促反应速率来表示,反应速率越大,酶活力越高。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力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萌发天数为3、4、5天的质量相等的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并去除淀粉后制成提取液a、b、c。实验分为四组,操作及结果如下:

分组

甲管

乙管

丙管

丁管

加淀粉溶液

1

1

1

1

加缓冲液

1

1

1

1

加样

0.5mL提取液a

0.5mL提取液b

0.5mL提取液c

d

60℃保温适当时间,煮沸后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③中加入的d是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萃他丁可完全抑制α—淀粉酶的活力。以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的反应速率作为酶活力变化的检测指标,探究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两种淀粉酶活力的变化。请完善实验思路:取适量的萌发天数为3、4、5天的小麦种子提取液,将每一种提取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对照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依次向各组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和淀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测定并记录各组的反应速率。若实验结果为随小麦种子萌发天数增多,实验组反应速率逐渐_______,实验组与对照组反应速率的差值逐渐________,则可表明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两种淀粉酶活力都逐渐升高。
2022-11-13更新 | 2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