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7 题号:12530594
澳洲有“物种天堂”的称号,但是自2019年7月18日开始燃起一场大火,导致凤头鹦鹉和食蜜鸟等一大批标志性物种以及大量珍贵植被正在消失,澳洲“物种天堂"的称号或将名不副实。2020 年2月,持续7个月的澳洲森林大火终于在一场大暴雨中熄灭,森林植被开始复苏,又是一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象,但这却让- -些专家感到担忧。因为此次澳洲山火过后快速“复活”的是生长快速、需水需肥量大的高大乔木一桉树 ,且桉树还会分泌有毒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火灾后澳洲森林中凤头鸚鹉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是__________的动物。澳洲森林大火熄灭,桉树的快速“复活”使一些专家担忧,其主要原因是桉树的快速“复活”会降低森林物种丰富度,其中丰富度是指_______。结合题干信息,请分析物种丰富度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森林大火______(填“加速”或“减慢")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森林大火后,植被恢复过程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恢复为 森林生态系统需要很长的时间,表明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弱。
(3)在火灾后的森林中存在“甲→乙→丙”这样的一条食物链,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同化量的一部分,丙同化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海岛生活着一种黑尾鸥的海鸟,因为环境的破坏,导致黑尾购的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保护黑尾鸥,人们进行了科研调查,下表为黑尾鸥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年)2468101214
增长速率(个/年)0.61.462.33.02.30.60

(1)调查黑尾鸥的种群数量变化,采取最合理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年间,黑尾鸥的种群数量增长呈现___________型曲线,黑尾鸥在___________年时数量达到了最大值,这是该海岛所能维持的黑尾鸡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____
(3)岛上有一种专吃黑尾鸥的蝮蛇,为了更好的保护黑尾鸥,有人认为应该捕杀蝮蛇,生态学家认为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并非有害无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2-04更新 | 16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请根据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2)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II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点后,增长率为0。
(3)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点后进行。
(4)若要认识某生态系统的群落,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成,再分析该生态系统不同物种的_______关系。
(5)若要调查生态系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一种候鸟,冬天飞来春天离去)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有脱落的标记(标记不影响被捕食,脱落标记仅为黑颈鹤被天敌捕食后留下)。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会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6)自然保护区中各种生物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差异体现了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2016-11-26更新 | 15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征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甲藻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_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_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变量。
(3)若甲藻长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_______(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6.0~9.0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发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________有关。
(二)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右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________
Ⅱ、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检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如下表:

(6)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7)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在_________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8)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少)
2016-11-18更新 | 12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