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5 题号:12753396
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具有耐寒,喜欢强光,生长快的特点。图1为杨树叶肉细胞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2为杨树植株净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过程①包括的两个阶段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和_____,过程④进行的场所是_____
(2)若将杨树植株从c点光照强度转移到b点光照强度,短时间内植株体内ATP的含量变化分别为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若给杨树植株提供C18O2,过一段时间后,植株体内出现了18O2,其原因是_____
(3)已知图2中h1代表长度刚好为h2代表长度的2倍,若长期保持在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了使杨树植株在24小时内能够正常生长,则一天的日照时间应大于_____小时。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A、B、C、D、E、F分别表示光合作用不同阶段中的物质。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磷元素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ATP的形成与_____ (填物质名称)的跨膜运输有关。物质C的作用是_______
(2)脂双层中的色素吸收的光是波长为____nm的可见光;提取出的色素可用________法进行分离。
(3)F可以在卡尔文循环中继续转变成E,也可以离开卡尔文循环并在叶绿体中作为合成____________、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原料。
(4)若将图中的光照撤离,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D的生成速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2020-04-11更新 | 5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植物体内会产生如过氧化氢这样的活性氧,活性氧积累过多会破坏膜的完整性,正常情况下,活性氧会被植物体内相关酶(抗氧化能力)清除。植物在铝含量高的环境(铝胁迫)下生长会受到影响,研究人员发现铝胁迫会降低抗氧化能力,增加对类囊体膜功能的损伤。因此,科研人员进行了富氢水、铝胁迫及两者联合作用对草莓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处理叶片鲜重/g叶片干重/g叶面积/cm2净光合速率/(gCO2·m-2·d-1
1对照组1.010.2652.241.62
2富氢水组1.620.4177.332.59
3铝胁迫组0.670.1734.831.08
4?1.220.3157.991.94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草莓叶肉细胞叶绿体内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叶肉细胞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将CO2__________结合,经还原后,最终以蔗糖的形式运送到草莓果实中,而此时草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去路是__________
(2)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CO2合成糖类有机物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当天气出现暂时的晴转阴变化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会__________。可见,长期阴雨天会影响草莓果实中糖分的积累。
(3)表中第4组的处理最可能是___________。本实验测量净光合速率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_________。比较第3组和第4组,富氢水能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在进行实验研究时,每组选择30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草莓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024-01-28更新 | 3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PSⅠ和PSⅡ表示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反应过程中光能转换成电能,最终转换为_____。自然界中某些细菌如紫色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时不会产生氧气,推测此类细菌可能不具备_____(填“PSⅠ”或“PSⅡ”)。据图分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产生的O2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_____层膜。
(2)图中PSⅡ接受光能激发释放的e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形成电子流,e的最终受体是_____。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和e的最终受体是_____
(3)PSⅡ核心蛋白D1对强光高度敏感,容易受强光损伤,导致PSⅡ活性降低,出现光伤害,可能引起植物死亡。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存在PSⅡ修复途径,该途径首先降解受损的D1,新合成的D1才能替代原有的D1,从而恢复PSⅡ的活性。科学家研究发CLH(叶绿素酶)能促进受损的D1降解,具有光保护功能。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分别测定野生型(甲)、_____的突变型(乙)和_____的突变型(丙)拟南芥在强光照射后的受损的D1的含量和生存率,预期实验结果为_____
2023-09-23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