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0 题号:13016531
2020 年一场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020 年 2 月 11 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请回答: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它们之间由于存在_____而属于不 同的物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属于___________波动。
(2)2020 年肆虐非洲的蝗灾,其罪魁祸首是一种栖息在沙漠中的短角蝗虫——沙漠蝗。在调查沙漠蝗的种群密度时,经常采用_____法。蝗灾过后该沙漠发生的演替属于 ______演替。
(3)如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该食物网中包含了_____条食物链,其中牧 鸡位于第_____营养级。牧鸡与蛙的关系属于_____
(4)若牧鸡的食物 40%来自沙漠蝗,40%来自蜘蛛,其余来自蛙,那么牧鸡要增加 20g 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_____g。
20-21高二下·浙江杭州·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稻田杂草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农业技术人员尝试通过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改善水稻种植。
(1)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以昆虫、稻田杂草、某些小鱼等为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小龙虾有挖洞筑巢的习性,且在稻田中会将土壤里的种子翻出、破坏幼芽生长。农业技术人员建立稻虾共作的田间工程(如下图),通过挖掘环形沟环绕稻田,为小龙虾提供繁殖和栖息环境。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稻虾共作策略合理的有________
a、稻田中直接播种种子而非插秧种植水稻
b、依据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应选择茎秆粗壮、抗倒伏的水稻品种
c、依据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稻虾共作中充分利用小龙虾的粪便可减少化肥的使用
d、水泥层涂抹在田埂近环形沟侧,防止小龙虾逃逸
(3)为研究稻虾共作对稻田杂草的影响,农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大小相同的稻田进行不同处理,45天后检测对不同杂草(千金子、鳢肠)的防治效果,结果如下表。
 不处理人工除草施用化学除草剂稻虾共作
千金子0%36.80%28.52%97.73%
鳢肠0%52.08%70.83%81.25%
注:防治效果=(不处理组杂草密度-处理组杂草密度)/不处理组杂草密度*100%
结果说明,稻虾共作能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长期稻虾共作对稻田杂草的影响,农业技术人员在稻田中分别单种水稻(CK)和稻虾共作(RC)1、2、4、9年。随机选取样方,调查样地内的杂草种类、个体数,结果如下表
种植方式CKRC1RC2RC4RC9
杂草物种丰富度指数3530242231
杂草总密度(株/m²)5847392549
①结果显示,RC组杂草物种丰富度和密度随着RC年限增加均呈现    ①    的趋势。从种间关系的角度推测,杂草总密度在共作前4年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②     
②据本研究,请从长期生产的角度,提出一项稻虾共作中的注意事项:   ③     
2023-11-21更新 | 13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大学生回乡创业,将荒山开垦为樱桃园,已知樱桃树是雌雄同株的植物,主要靠扦插、嫁接等方式无性繁殖。请回答下列有关樱桃园生态系统的问题:
(1)果园内的全部樱桃树构成一个种群,与其他很多高等动物种群相比,樱桃树种群的数量特征一定不包括_______;荒山经过改造成为樱桃园,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向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进行。
(2)由于该樱桃园生态系统品种单一,常常遭遇蚜虫危害,瓢虫是蚜虫的天敌,蚂蚁吃蚜虫蜜露而驱赶瓢虫。利用_______法调查发现,园内混合种植夏至草、紫花苜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蚜虫的数量;蚜虫数量降低后,瓢虫的主要活动范围从叶片向下转移,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与传统喷施农药相比,混合种植夏至草、紫花苜蓿的方法驱除蚜虫的优势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如果对樱桃园土壤疏于管理,樱桃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樱桃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
(4)蚜虫的数量急剧下降迫使其天敌飞向其他麦田觅食,此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的作用。
2022-05-19更新 | 12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将一个水族箱用屏障在中间隔成A、B两部分,然后在A、B两侧分别放入数量相同的少量水蚤(小型甲壳动物)和草履虫,给予充足的食物,并满足其他生活条件,观察它们的生长。h小时后,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发展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即K值)时,继续供给草履虫食物,但不再供给水蚤食物,并把屏障撤掉。请分析回答:

(1)在O~h小时内,两个种群的增长均呈__________型曲线。
(2)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h小时后,草履虫数量逐渐减少,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
(4)在坐标图中绘出h小时后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
2017-12-21更新 | 4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