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工程 > 生态工程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07 题号:13430282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及现状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680公顷,园区将景观、本土植物种源、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等功能融于一体。
公园的植被设计模拟自然群落的结构,依据海拔高度、植物的种植方式(自然种植、半自然种植和人工种植)和土壤水分等特征将园区分为11个区。如:A区特征为高地、自然(无人工干扰)、干燥,该区光照强,土温和气温均高,土壤水分含量低。此区的植被设计以本土耐旱植物为主,包括栾树、油松、侧柏等乔木,荆条(吸引昆虫的蜜源植物)、小花溲疏、胡枝子等灌木,还有生活于地表的景天类植物,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点缀着白色、粉色、黄色花朵的优美景观。
公园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是水资源综合利用。一方面:基于园区每年1700万吨的巨大用水量,园区通过多种技术实现了循环用水、全面节水。其中北小河污水处理厂运用反渗透膜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每年可获得再生水800万吨;利用透水路面、绿地下凹、雨水收集管网、净化蓄水等技术,每年可获得150万吨雨水:利用生物快速降解的免冲厕所、节水器具、智能浇灌等212项节水项目,每年可节水17万吨。另一方面,日常水质维护以生态水系的自净为主,循环流动为辅。由生态河床、活性底泥、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组成的自然水景系统,能够有效避免藻类爆发,从而达到水质的长期清澈,形成生动美丽的水底、水中、水面、水岸景观。
经过十几年发展,公园营造的多样性植被类型和生境持续改变着北京城市生态格局,大量野生动物来此安家落户。以典型的城市适应种白头鹎为例,公园建成后白头鹎数量逐年增加,并表现出明显的夏、秋季增多,冬、春季减少的特点。2013年秋季该种群数量一度达到99只,调查还发现公园北园白头鹎密度显著大于南园。这些调查结果为公园园区道路建设、区域游客密度调整等规划提供指导。
漫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仿佛走进一幅妙极的中国山水画,小桥流水,莺语蝉鸣,绿树成阴,湖水如镜。这个北京城内最大的绿色生态地带,已成为广大市民的生态乐土和休闲天堂。园区景观规划与北京“绿色奥运”所倡导的环保、节约、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科学理念和生活方式相契合。
(1)奥森公园中园林规划运用的生态学原理及相应设计合理的有__________(多选)。
A.应考虑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依据不同的环境选择适合的生物
B.公园植被进行分层设计,提高了对光照的利用率,创设了优美的景观环境
C.人类活动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园区建成尽可能避免人为干扰
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与其自我调节能力负相关
(2)公园的水资源综合系统,实现了循环用水、节约用水,工作人员对该系统的设计依赖于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公园北园白头鹎密度显著大于公园南园”,推测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基于公园中白头鹎的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请对后期公园道路建设和区域游客密度的调整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举例说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生态设计如何体现了“协调、循环”原理(任选1项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候鸟在迁徙中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我国典型候鸟定向能力(包括定向角度、定向强烈程度)和活跃度的影响,研究者利用候鸟黄喉鹀进行室内研究。

注:箭头方向表示定向角度,箭头长度表示定向强烈程度,黑点表示脚印数量。
(1)光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在本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______对鸟类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2)研究人员探究在_______mW⋅m⁻²光照强度下,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处理后,对黄喉鹀足迹分布进行定向分析,结果如图1-4,结果说明黄喉鹀在___________光下可以保持正确方向。
(3)图5-6是在(2)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结果显示:随光照强度增加,黄喉鹀___________
(4)每张足迹谱的脚印数量可代表活跃度。黄喉鹀的活跃度会影响能量消耗,请尝试从能量角度分析,黄喉鹀的活跃度过高过低时对其迁徙的影响_____。(任选一种情况作答)
(5)城市是人类构筑的大型聚集地,在城市夜景的生态照明设计时应____
A.在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影响区域内敏感物种
B.长时间光照对植物有利,也有利于城市生态工程的整体和协调
C.天空溢散光或直射光选择绿光,就不会影响鸟类迁徙
D.迁徙季时尽量使候鸟飞行高度处的光强度小于5mW⋅m⁻²
2024-01-27更新 | 34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基因工程中运用PCR技术不但可从含目的基因的DNA中获得目的基因,还可以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材料乙:最近,由于我国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食品而引发了国民的关注和争论。
材料丙:北京交出一份2014年治霾成绩单:PM2.5年均浓度下降4%,一级优的天数增加了22天,重污染天数减少了13天。北京雾霾状况在2017年有望变好。
材料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家兔、绵羊、牛、马和山羊的胚胎移植相继获得成功。
(1)在PCR反应过程中,将基因不断加以复制,使其数量呈_______方式增加。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延伸的基础,所以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已知__________,设计引物对A与B的要求是二者不能________________。n轮循环后,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

(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具有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等特点。保证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
(4)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_______,或者通过_______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__________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2017-06-09更新 | 73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已知某细菌的两种突变类型细菌Ⅰ和细菌Ⅱ的营养条件和菌落特征都相同,但细菌Ⅰ能分解有机物A而不能分解有机物B,细菌Ⅱ能分解有机物B而不能分解有机物A。现有这两种类型细菌的混合液样品,要将其分离,有人设计了一种方案,部分操作步骤如下图。

(1)步骤一使用的是________培养基,其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以利于对不同菌种进行分离操作。
(2)步骤一采用________法接种,此接种法可使接种细菌逐渐稀释,经适宜条件培养,可形成单个、独立的________,最终可能得到纯种的细菌;要进行上述接种操作,必须在________及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
(3)步骤三中,若对其中某瓶培养液中A、B两种有机物含量进行测定,当培养液中检测出如下的实验结果,其中能说明培养液只有细菌Ⅰ的是________
A.化合物A与B含量都明显下降
B.化合物A含量明显下降,B含量基本不变
C.化合物A含量基本不变,B含量明显下降
D.化合物A、B含量都基本不变
(二)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

(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该生态工程主要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2)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减少环境污染等。
(3)该生态系统中能利用发酵技术产生沼气开发生物能,从该角度看,应属于________的生态工程。
A.物质循环利用
B.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
C.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D.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利用
(4)种植业和________是人类食物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两者结合的优化设计需要按照__________________规律进行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7-07-04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