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呼吸 >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 有氧呼吸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 题号:13562833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乙曲线可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吸收量
B.图中甲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C.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D.在氧浓度为b时,甲、乙分别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对酵母菌进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用超声波使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反卷成小的膜泡,原来内膜的内侧面位于膜泡的外表面。下列四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会产生CO2的是(  )
A.葡萄糖+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C.葡萄糖+小膜泡D.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2021-07-31更新 | 6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表示叶肉细胞中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中氧元素的转移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H2O O2H2OCO2C3(CH2O)
A.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过程有①③⑤
B.过程②③可相互提供物质
C.过程②⑤所需NADH全部来源于①
D.ATP生成的过程有①②④
2023-10-20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发生多次电子传递过程,最终将电子传递给氧气,该过程释放的能量推动氢离子从线粒体基质运动到内外膜间隙,其经特定结构回到线粒体基质的过程会推动ATP的合成。通常每消耗1原子的氧,可以合成1.5—2.5个ATP,即磷氧比(P/O)为1.5—2.5。大肠杆菌在没有氧气时,可以使用环境中的硝酸根等氧化性物质接受电子维持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夺取的电子来自NADH
B.氢离子从间隙回到内膜以内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C.2,4-二硝基苯酚曾被用于减肥药物,它可以介导氢离子的跨膜运动,可以使线粒体的磷氧比突增
D.大肠杆菌依赖硝酸根的呼吸过程,产能效率高于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2024-02-02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