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呼吸 >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 有氧呼吸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3817019
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因素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10天时根系细胞中丙酮酸和乙醇含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处理

结果

项目

正常通气品种A

正常通气品种B

低氧品种A

低氧品种B

丙酮酸(μmol·g-1

0.18

0.19

0.21

0.34

乙醇(μmol·g-1

2.45

2.49

6.00

4.00


(1)黄瓜根系细胞产生NAD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成ATP。
(2)由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品种A耐低氧能力比品种B强,其原因可借助下面的柱形图做出进一步解释,请根据品种A的柱形图在相应位置绘出品种B的柱形图,并标出对应数值。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1表示蛙的腓肠肌及与之相连接的神经和骨骼,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可发生收缩,下图2表示某实验小组以蛙肝细胞为原材料制备的甲、乙两种溶液,该实验小组利用腓肠肌和相关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小组用电持续刺激坐骨神经,发现腓肠肌的收缩程度越来越小,直至完全失去收缩能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消耗殆尽。 
(2)实验小组向完全失去收缩能力的腓肠肌分别滴加葡萄糖溶液(A组)和ATP溶液(B组),然后再电刺激坐骨神经,发现___组腓肠肌恢复收缩能力,该实验说明____是直接能源物质。 
(3)若将图2所示溶液甲和溶液乙分别滴加到(1)中失去收缩能力的腓肠肌上(分别标记为甲组和乙组),再电刺激坐骨神经,看到的现象是__;该实验可说明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场所是___
2019-08-13更新 | 5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生活在沙漠、高盐沼泽等环境中的多肉植物(如仙人掌、瓦松等),为适应环境它们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固定CO2,使光合作用最大化,下图为瓦松部分细胞的生理过程模式图。

(1)图中a、b均为气体,b发挥作用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
(2)夜间瓦松能吸收CO2合成C6H12O6吗?______。原因是______
(3)若将一株瓦松置于密闭装置内进行遮光处理,用CO2传感器测定装置中CO2的变化速率,以此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这种做法不合理的原因________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真核细胞中L酶可感知葡萄糖的含量,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L酶将与亮氨酸和ATP结合,促进tRNA与亮氨酸结合,进而完成蛋白质合成。科研人员对L酶与亮氨酸和ATP的结合(图1)提出两种假设。假设I∶亮氨酸和ATP竞争结合L酶的位点2;假设II∶ L酶的位点2与ATP结合影响L酶位点1与亮氨酸的结合。为验证假设,科研人员针对位点1和位点2分别制备出相应突变体细胞L1和突变体细胞L2,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后检测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如图2、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tRNA与亮氨酸结合后,进入__________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葡萄糖氧化供能的过程中首先在____中 分解为丙酮酸,然后进入________被彻底氧化。
(2)由图2可知,只添加10μmol[3H]ATP,野生型放射性相对值为 __________,说明各组测得的放射性强度都以野生型放射性强度为基数。加入10μmol[3H]ATP+10 mmolATP可明显降低野生型放射性相对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结果支持假设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缺乏葡萄糖条件下,L酶会发生磷酸化,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在低浓度葡萄糖条件下,更多的亮氨酸参与氧化供能,原理是L酶位点_______________发生磷酸化,无法与ATP结合,进而_______(增加、 降低)了L酶位点与亮氨酸的结合,抑制_________与亮 氨酸的结合,亮氨酸更多参与氧化供能。
2021-06-06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