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 育种(旧) > 杂交育种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4 题号:14021255
利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的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后一种方法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
B.后一种方法突出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占3/8或5/8
D.两种方法最后得到的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成④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其中A、a、B、b为基因,且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①②培育④所采用的方法中I和Ⅱ分别是杂交和自交
B.I→Ⅱ的原理是基因重组,I→Ⅳ→V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培育品种④的育种途径中,I→Ⅳ→V比I→Ⅱ所用时间短
D.V和VI都需秋水仙素处理
2016-11-18更新 | 3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假设D、e代表豌豆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DDEE、ddee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DDee,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都需要杂交,所以育种原理相同
B.两个纯合品种杂交的目的是将D和e集中于F1
C.方法二中的F1和F2均只有一种基因型
D.方法一中既有D也有e的个体就是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2024-06-09更新 | 57次组卷
【推荐3】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发现了距今约5800年的炭化稻粒,是长江流域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保留了野生稻的各种性状
B.人工选择在水稻驯化和改良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C.炭化稻粒是研究水稻进化的最直接证据之一
D.现代杂交稻的培育主要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2023-11-19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