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体液调节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 体温调节
题型:多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61 题号:1472359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若体温超过37.3℃,并且有咳嗽、咽喉痛,乏力或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应佩戴口罩去发热门诊就诊,这对当前新冠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相关症状筛选出发热患者,目的主要是保护易感人群
B.体温维持在37.3℃的发热患者,其体温调节发生了紊乱,部分酶活性降低
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D.发热患者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等方式进行散热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图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钠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C→D→E来实现,C为肾上腺髓质
B.血糖降低时,血糖调节可通过A→C→D→E实现,D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
C.体温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体温感觉中枢位于下丘脑
D.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非条件反射
2022-01-27更新 | 363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环境中,机体产热增多
B.炎热环境中,汗液分泌增多
C.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体液调节
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增多
2019-11-04更新 | 35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病毒引起机体产生1L-6引发炎症反应,IL-6可提高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烧。临床上常用皮质醇类似物地塞米松进行降温。皮质醇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并使体温调定点下调,其分泌受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感染病毒后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过程中机体热觉感受器兴奋
B.使用地塞米松降温时,机体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产热小于散热
C.皮质醇可能通过抑制IL-6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弱炎症反应
D.长期服用地塞米松会导致机体皮质醇分泌增加,炎症反应减轻
2023-03-08更新 | 10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