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0 题号:15498144
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在我国云南高黎贡山海拔2800~3300米的混交林中的高大乔木,有性繁殖,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很低。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使得大树杜鹃的种子难以到达土壤基质层,因而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极低,且幼苗生长缓慢,科学家预测,野生的大树杜鹃从育苗到开花大约需要50年时间,现已成为濒危物种,高黎贡山已被划为自然保护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高黎贡山山区大树杜鹃的种群密度。“某一次调查队在1/4平方千米区域内,发现有40余株大树杜鹃”该描述体现了种群数量特征中的___________
(2)红蜘蛛是大树杜鹃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并使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据此分析可知,红蜘蛛与大树杜鹃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这种种间关系一般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造成某一方生物灭绝。
(3)影响种群动态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 内调节等生物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元关。红蜘蛛常在每年的6~8月高温时节引起大树杜鹃发病,干旱时危害尤为严重,但大雨及多雨天气则危害较轻。气温、降雨量对红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
(4)大树杜鹃植株高大,花大且艳丽,很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该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动物的粪便中包含食物残渣、肠道微生物、寄生虫虫卵等。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信息。
I.为研究几种植食性野生动物的食物种类,科研工作者利用他们的粪便展开了研究:
(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2)研究人员在进行粪便分析时,主要步骤如下:在动物的取食地,调查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并采集植物样品。同时采集被调查动物的粪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将粪便中的植物碎片与采集的植物样品做______水平的对比。记录观察结果并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视野数)×100% =动物取食的植物中某种植物被利用的频率。
(3)在进行粪便镜检的过程中,除了镜检人员的经验等人为因素之外,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等因素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II.研究人员欲从反刍性食草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
(4)应该配置______________的选择性培养基,通过_______法对培养基灭菌。通过_______法接种样品, 统计活菌数量。
(5)按照下图流程对获取的粪便进行处理,图中纯化培养的三个平板中菌落数分别为198个、223个、230个,则1g粪便中含有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为_____________
2023-12-28更新 | 272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棉蚜是一种生活在棉花上的农业害虫。研究人员将不同初始密度(1头/叶和20头/叶)的棉蚜放在开放和封闭条件的相同环境中,研究其种群变化情况,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棉蚜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法。调查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初始密度越大,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______。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比封闭条件下更早衰退的原因可能与____________等有关。
(2)研究人员对某地区棉田中的棉蚜和七星瓢虫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头/100株)。由表可知,七星瓢虫与棉蚜的种间关系为______

观测日期

5 月17日

5 月24日

5 月31日

6 月7日

6 月14日

6月21日

6 月28日

7 月5日

7 月12日

7 月19日

7 月26日

8 月2日

棉蚜

0

10

940

1560

2990

24530

58930

91600

8910

1850

188

128

瓢虫

0

0

4

6

10

10

610

11094

510

168

90

69


(3)七星瓢虫遇到敌害侵袭时,能分泌出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驱赶天敌,该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作用。
(4)相较于使用农药灭虫,该防治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2019-11-21更新 | 8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四种情况I、II、III、IV,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经过a点所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某种渔业产品的数量增长符合I曲线,在保持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捕捞作业时,应该使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左右,原因是_____
(2)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填“K1”“K2”或“0”),要调查蝗虫卵的密度,可采取_____法。图示模型为数学模型中的曲线,相较于数学公式,它的优点是_____
2022-12-22更新 | 2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