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6 题号:15800164
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由生态保育区、森林氧吧和湿地鸟类保护区3个功能区组成,湿地公园中共有植物367种;已发现的鸟类有412种,其中属于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近70种,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国际四大观鸟胜地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在建设湿地公园的过程中,选择移栽植物的种类时,需要考虑对不同鸟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需求的影响。湿地公园中,不同的种群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群落,植物与动物种群之间常见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湿地挺水层(芦苇、莲、菱白)、浮水层(凤眼蓝、浮萍)和沉水层(水车前、小眼子菜、竹叶眼子菜、黑藻)等的植物形成了湿地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这种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____________的能力。森林氧吧主要栽植杨树﹑槐树、油松、白桦等,同时点缀了云杉、五叶枫、紫叶李、黄桢等彩叶树种,具有观赏价值。森林氧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3)生态系统的能量生长效率是指某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与所同化能量的比值。从能量传递途径的角度分析可知,该比值越小,说明___________越多,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越大,说明___________越小。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土壤微生物与植被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两者相互影响,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不同深度的土壤分布的生物类群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
(2)春回大地,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变得旺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壤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植被生长产生影响,具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4)请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土层的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有机磷农药及分解能力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2022-05-12更新 | 14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山区的降雨量比较充沛、气温也比较高,群落类型最终会趋于相同。由于地形和土壤等因素,不同地块生物群落演替的速度不同,科研人员将该山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群落类型,并统计了该山区的上述4类生物群落的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量、总呼吸量、叶面积指数和植被干物质的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群落类型

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量[t/(·a)]

17. 43

116. 61

150. 81

55. 50

总呼吸量[t/(·a)]

15. 93

92. 73

124. 81

40. 98

叶面积指数

2. 48

11. 28

17. 76

6. 63

植被干物质的量[t/(·a)]

6. 65

377. 52

398. 57

184. 74


注: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
(1)要认识该山区群落,首先要调查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
(2)群落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物总量将会________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作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3)一般来说,与甲群落相比,乙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填“复杂”或“简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状态下(不考虑自然灾害),群落丁将最先演替至群落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群落。若表中四种群落分别是针阔叶混交林、灌草丛、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某一类,则丙群落最可能是_________
2023-05-22更新 | 6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淡水湖,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泊中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4)从乙图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J,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________kJ。
(5)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19更新 | 5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