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免疫功能异常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6 题号:15915510
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时发现Ash1l分子可以阻止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其机理是通过一系列机制抑制MAPK(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NF-KB(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炎症信号通路及白细胞介素6(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类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相似,与艾滋病不同
B.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可能与基因缺陷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有关
C.白细胞介素6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可促进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D.利用Ash1l治疗自身免疫病主要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过程实现的
【知识点】 免疫功能异常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James P. Allison和Tasuku Honje,两人因在抑制消极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中发现了新癌症疗法而获奖。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PD-1基因的功能。并提出了新的癌症疗法。图示为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T-1蛋白,与癌细胞表面PD的配体(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恶性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PD1基因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PD1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激活,T细胞或B细胞的过度激活会引起免疫缺陷病
C.PD1蛋白与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使用抑制剂阻断PD1蛋白和PD-L1的结合,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
2020-12-08更新 | 163次组卷
【推荐2】感染疱疹病毒(EBV)后易引发一种自身免疫病——多发性硬化,同时科研人员发现EBV侵染B细胞后会促使病毒的L蛋白分布在B细胞膜上。为探究L蛋白的功能,构建了B细胞膜上L蛋白过量表达的模型鼠,6周后检测正常鼠和模型鼠免疫细胞的数量,结果如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自身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是引发多发性硬化的根本原因
B.正常鼠只依赖体液免疫清除入侵的该病毒
C.L蛋白可能通过激发细胞免疫清除过量表达L蛋白的B细胞
D.L蛋白可直接介导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
2024-03-23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艾滋病患者共用一个针管静脉注射不会感染艾滋病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C.HIV主要攻击B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D.蚊子叮咬会感染艾滋病
2019-05-16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