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6522000
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在图1中,B属于__________,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________(填序号,答不全不给分),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
(2)若图1中的C产生60mol氧气,则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____mol葡萄糖的能量。如果A发生瘟疫,D发生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2的食物链中, ②/①的比值代表_____________(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了调查兔的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个;若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调查结果_________实际值。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泰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含森林、灌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其中白鹳、红隼、豺等动物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1)泰山上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
(2)某同学采用样方法调查草甸上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取样时应注意________。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图甲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4)林业部门对泰山部分地区某次“拟松材线虫”(一种松树上的寄生虫)的暴发和防治过程中的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在________点进行了农药防治,且随着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在________点开始进行了生物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2017-10-27更新 | 48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黄河口湿地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因黄河改道而成。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近水缓冲区与核心区独特的生物资源,成就了黄河口湿地的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等多种功能。请分析回答:
(1)黄河口湿地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演替,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这些区域的不同体现了湿地群落具有_____结构。
(2)黄河口湿地有一望无际的芦苇湿地景观,核心区还分布有刺槐、柽柳等,影响湿地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描述芦苇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_____型曲线。
(3)黄河口湿地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该湿地鸟类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__________。若要调查当地柽柳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法。
2021-02-25更新 | 10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0年,发端于东非的沙漠蝗虫形成较大种群,对多地农业和畜牧业构成重大威胁。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密度是指______。调查沙漠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沙漠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研究表明,散居型沙漠蝗虫密度增大时便相互攻击,使彼此的后肢某部位受到强烈刺激,体内就会大量释放5-羟色胺,从而使散居型蝗虫个体表现出聚集行为并转化为群居型,种群密度加大后,5-羟色胺释放更多,种群密度进一步加大, 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下列属于沙漠蝗虫种群特征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性别比例       ③丰富度 ④种群密度       ⑤捕食     ⑥集群分布或随机分布
(3)沙漠蝗虫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生态系统的成分),另一部分被沙漠蝗虫同化用于_______。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消灭蝗虫的意义是________,有利于保证农业和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2021-12-20更新 | 3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