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7 题号:17103308
T 细胞易被 HIV 侵染,与其表面的 CCR 蛋白有关,该蛋白由 CCR5 基因编码。某骨髓捐献者先天性 CCR5 基因突变,将其骨髓移植给一名患白血病并感染 HIV的患者后,不仅治愈了患者的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体内的 HIV。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HIV 不侵染 B细胞,原因是 B 细胞缺乏编码 CCR 蛋白的基因
B.HIV 可能通过与 CCR 蛋白结合,进而特异性地侵染 T 细胞
C.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增殖与分化过程产生 T 细胞
D.捐献者先天性 CCR5 基因突变,细胞表面缺少 CCR 蛋白,HIV 病毒不能侵染其T细胞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甲表示某种细菌合成精氨酸的途径,图乙表示接种该细菌后可能出现的三种生长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图甲显示了该细菌通过调节酶的活性来调节精氨酸的合成
②.从图甲可知,精氨酸的合成是由该细菌的3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
③.图乙的结果可说明加大接种量能缩短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④.精氨酸依赖型突变菌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A.①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6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植物的花色性状决定方式如下图所示,野生型植株基因型为AABB,表型为红花。现有一白色变异株P,A基因未突变,而调控A基因表达的B基因转录水平极低。B基因在花瓣中特异性表达,敲除野生型中的B基因,其表型与P相同。进一步研究发现P中B基因的序列未发生改变,但其甲基化程度一直很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花色性状决定方式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B.两对基因共同控制该植株的花色性状,B基因的表达产物促进A基因的表达
C.P的变异是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不会遗传给子代
D.把在花瓣中特异性表达的去甲基化酶基因导入P植株,植株可能将开红花
2023-07-31更新 | 3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豌豆种子的形状中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R基因控制淀粉分支酶的合成,从而催化淀粉的合成,使种子为圆粒。R基因中间插入一段外来序列,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种子表现为皱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r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种子形状的表现说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纯种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杂交,当年收获的种子全是圆粒
D.在豌豆的根尖细胞中可检测到基因R或r,但检测不到对应mRNA
2020-11-07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