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的作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2 题号:17592772
番茄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班学生进行新鲜番茄植株叶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研磨时未加入CaCO3,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PSⅡ和PSⅠ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所示实验结果可知,距离点样处距离最远的色素为________
(2)PSⅡ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将H2O分解为H+________。前者通过________的协助进行转运,促使ADP完成磷酸化。
材料二:为研究亚高温高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番茄植株放在CK条件(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和HH条件(亚高温高光)下,培养5天后的相关指标数据如下表。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μmol·m-2·s-1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ppm

Rubisco活性/(U·mL-1

CK

25

500

12.1

114.2

308

189

HH

35

1000

1.8

31.2

448

61


注:两组实验,除温度和光照有差异外,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3)由表中数据可以推知,HH条件下番茄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于_________(①气孔导度、②Rubisco活性、③气孔导度和Rubisco活性)下降引起的,因为____________
(4)D1蛋白是PSⅡ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PSⅡ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且过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失活。某研究者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三组实验,①组的处理为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处理番茄植株,②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③组用适量的SM(SM可抑制D1蛋白的合成)和亚高温高光(HH)下培养,其他的条件三组都相同且适宜。定期测定各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实验结果如图丙。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番茄如何缓解亚高温高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下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图中Dnase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是一类蛋白水解酶,负责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受体的存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2)凋亡基因的表达最终通过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来实现。
(3)Dnase破坏DNA分子的_______,从而形成DNA片段,使正常基因失去功能。Caspase能够破坏特定蛋白质中的____,从而形成多肽片段,导致蛋白质失活。
(4)吞噬细胞以__形式吞噬凋亡细胞,此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___,与凋亡细胞分解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
(5)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都是生物体正常生理变化,衰老细胞细胞核的体积_
2018-10-20更新 | 24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离不开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的作用。下左图为ADH的作用机理示意图。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以及对钾离子的排出。肾素(也称血管紧张素原酶)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是体内肾脏所产生的一种升压调节体系,能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产生升高血压的作用,其调节过程如下如图所示。

(1)血浆渗透压是指______
(2)抗利尿激素的受体位于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原因是______。分析左图,抗利尿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M蛋白促进______,导致尿量减少。
(3)肾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
(4)当______时,肾上腺______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也能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最终产生升压作用。但过度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容易导致高血压,请根据题图提供一种开发降血压药物的思路:______
(5)当肾小管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_____。机体需源源不断地合成分泌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激素,原因是______
2022-11-02更新 | 82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丝状温度敏感蛋白(FtsZ)是细菌中一种含量丰富且结构稳定的蛋白质,几乎存在于包括结核杆菌的所有病原细菌中。FtsZ也是一种 GTP 酶,有一个GTP(三磷酸鸟苷)的结合位点,在GTP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在分裂细菌中间部位聚集成Z环,Z环不断收缩,引导细菌的细胞分裂。寻找靶向FtsZ的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细胞分裂。为建立靶向FtsZ的新型抗菌药筛选模型,科研人员对大肠杆菌表达的FtsZ蛋白进行了相关研究。
(1)人类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提高,严重影响传染性疾病治疗的成功几率。FtsZ抑制剂与以往的抗菌药相比不易形成耐药性,原因是FtsZ蛋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1表示利用荧光散射法测定FtsZ蛋白在体外的聚集程度。当加入__________时,FtsZ蛋白迅速聚集,由此可见,FtsZ在体外依然具备____________功能。实验选取BSA作为对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3)下面两组实验研究温度对FtsZ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一:将FtsZ蛋白分别置于25℃、30℃、37℃、45℃、50℃、55℃,同时加入等量GTP混匀反应30min,测定酶的活性,结果见图2。
实验二:将FtsZ蛋白分别置于25℃、30℃、37℃、45℃、50℃、55℃保温2h,然后加入等量GTP混匀,置于37℃反应30min,测定酶的活性,结果见图3。

①37℃不一定是FtsZ酶的最适温度,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其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一、实验二处理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温度高于45℃时,酶的活性迅速丧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02更新 | 8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